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应德贵专利>正文

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7659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设置长方体形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罩设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所述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板、与所述永磁体的S极面平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移动托架;所述屏蔽体组件通过滑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安装,所述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转动屏蔽体的连续旋转而使盘形永磁体的磁场强度不断变化,对磁场的屏蔽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该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永磁体、 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01139883. 3公开了一种永磁感生发电装置,有发电线圈及永久磁体,所 述的永久磁体是一个水平安装的圆盘式永久磁体,该永久磁体通过一个中心立柱与底座固 定,该永久磁体的外面罩装一个旋转式磁屏蔽罩,该磁屏蔽罩通过轴承与中心立柱安装,该 磁屏蔽罩上设有多个磁能释放窗口,该磁屏蔽罩底部装有从动皮带轮,所述的底座上设置 有一个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上装有拖动皮带轮,该拖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皮带传动,所 述的发电线圈安装在永久磁体一侧。本专利技术具有耗能小,发电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该专利 的屏蔽性能不够理想,结构复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一长方体 形的永磁体,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 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利用屏蔽体组件的连续往复移动而使永磁体周围的磁场强度不断变化, 对磁场的屏蔽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有 一个机架,所述机架中部设置长方体形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罩设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 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所述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 板、与所述永磁体的S极面平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移动托架;所述屏蔽体组件通 过滑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安装,所述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与所述永磁体等距安装,受力均勻,屏蔽体组 件运动时不受磁场的干扰,只需输入较小的功率,便可实现屏蔽体组件往复运动,以达到在 不同区域改变磁场强度的目的。2、本专利技术的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电磁发生装置,电磁发生装置产生的反向磁场可使 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达到瞬间磁饱和,可以降低发电线圈的伴生磁场对屏蔽体组件的运 动阻力,降低输入功率。3、本专利技术的转动屏蔽体采用一片硅钢板材卷绕成坯料,使用切裁成形工艺生产, 由于该成型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切断金属材料特有的纤维状组织,保持了该组织的连 续性,因此,具有优异的导磁性能,屏蔽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屏蔽体组件主视结构图(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屏蔽体组件结构示意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纵剖面7是本专利技术的磁场叠加分布示意8是本专利技术的矩形筒状屏蔽体叠压结构示意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10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四的剖视图(图9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本专利技术的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1,所述 机架中部设置长方体形的永磁体3,所述永磁体外罩设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 蔽体组件2,所述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板、与所述永 磁体的S极面平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移动托架;所述屏蔽体组件通过滑轨机构 4与所述机架安装,所述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5。在本实施例中,机架是一个矩形框架式结构,包括四个边框(两个端框102、两个 边框103)、一个水平支架板101,机架下部设置四个支承柱104,机架由不导磁材料(例如铝 合金)制作。水平支架板的两端与机架的端框102固定,水平支架板的中部设置长方形永 磁体。所述永磁体采用钕鉄硼材料,包括上下两个长方形磁极面,即N极面和S极面,水平 支架板上开设长方形安装孔,长方体形的永磁体镶嵌在长方形安装孔内。在本实施例中,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板 201、与所述永磁体的S极面平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202、导磁侧板203、移动托架204 ;导磁 侧板为对称设置的两块,导磁侧板与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可以分体设置,导磁侧板被夹 装在移动托架内,导磁侧板与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导磁连接,导磁侧板也可以与N极屏 蔽板、S极屏蔽板设计成一体结构。所述分体设置是指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两导磁侧板 由单独的四块板拼装在一起,构成图3显示的屏蔽体组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N极屏蔽板或者S极屏蔽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 的宽度,所述N极屏蔽板或者S极屏蔽板的宽度相当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的长度的二分 之一。所述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与所述永磁体之间的间隙为0. 5-3毫米,在本实施例中 可以在0. 5-3毫米范围内任意选择,最优选的间隙是0. 8毫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轨机构包括与所述永磁体平行设置的两条圆柱形导轨401、 与圆柱形导轨滑动套装的支承套402 ;所述支承套与所述屏蔽体组件中的移动托架固定, 圆柱形导轨与机架的端框固定。滑轨机构既可以设置在移动托架内侧(如图3所示),也可 以设置在移动托架外侧,即移动托架与机架边框103之间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01、主动齿轮502、与所 述永磁体平行设置的固定齿条503、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机和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屏蔽体组件中的移动托架上,所述固定齿条设置在所述机架上,并与所述永磁体平行设置。参见图 3,固定齿条设置在移动托架外侧,即移动托架与机架边框103之间的位置。控制电路属于 现有技术,控制电路的作用是控制驱动电机正向驱动和反向驱动,控制屏蔽体组件正向移 动的距离和反向移动的距离,控制屏蔽体组件的运动速度等。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机是步 进电机。在本实施例中,当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沿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时,可使永磁体 周围的磁场强度不断变化,对磁场的屏蔽效率高。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基础上的改进方案,本实施例中出现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 一相同或者类似的部分,请参考实施例一公开的内容或者原理性描述进行理解,也应当做 为本实施例公开的内容,在此不作重复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采用不同于实施例一公开的结构,参见 图9、图10,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11、主动同步轮512、从动轮513、同步齿形 带514,所述的主动同步轮、从动轮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移动托架下部与同步齿形带固定。主 动同步轮、从动轮通过支架515与机架固定,移动托架通过移动臂架516与同步齿形带固定。参见图8,在本实施例中,屏蔽体组件中的N极屏蔽板、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为一 体结构的矩形筒状屏蔽体,其端面呈矩形;所述矩形筒状屏蔽体采用多层硅钢片叠压结构, 所述多层硅钢片叠压结构由一硅钢金属组织连续延伸的硅钢薄板材构成;所述屏蔽体的 厚度为0. 5-20毫米,所述硅钢片叠压结构的硅钢片层数为3-80层。所述硅钢片的厚度在 0. 1 1. 5mm范围内,最优选的厚度是0. 3mm,最优选的层数是10层。具体的制作方式是将 一具有足够长度的硅钢薄板材使用模具卷绕成多层的矩形框坯料,然后使用切裁成形工艺 切裁成如图8所显示的形状,由于该成型工艺在加工的过程中没有切断金属材料特有的纤 维状组织,因此,具有优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设置长方体形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罩设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所述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板、与所述永磁体的S极面平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移动托架;所述屏蔽体组件通过滑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安装,所述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有一个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中部设置 长方体形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外罩设一个沿该永磁体表面往复移动的屏蔽体组件,所述 屏蔽体组件包括与所述永磁体的N极面平行设置的N极屏蔽板、与所述永磁体的S极面平 行设置的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移动托架;所述屏蔽体组件通过滑轨机构与所述机架安 装,所述屏蔽体组件上设置直线往复式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机构 包括与所述永磁体平行设置的圆柱形导轨、与圆柱形导轨滑动套装的导套;所述导套与所 述屏蔽体组件中的移动托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 式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与所述永磁体平行设置的固定齿条、控制电路,所述 驱动电机和主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屏蔽体组件中的移动托架上,所述固定齿条设置在所述机 架上,并与所述永磁体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方形永磁体往复式屏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极屏蔽 板、S极屏蔽板、导磁侧板为一体结构的矩形筒状屏蔽体,其端面呈矩形;所述矩形筒状屏 蔽体采用多层硅钢片叠压结构,所述多层硅钢片叠压结构由一硅钢金属组织连续延伸的硅 钢薄板材构成;所述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德贵
申请(专利权)人:应德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