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7505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包括两端装有轴承组的导辊和导辊支座,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套装在对应设置的轴承压套内,各轴承组的靠近导辊型面的一端靠压在对应轴承压套上设置的轴承外圈挡沿上,各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有圆周密封结构;各轴承组由其另一端的固联在对应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压盖压紧,两轴承外圈压盖中,位于导辊传动端的轴承外圈压盖的中心安装孔孔面与相对该孔面的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在两者之间有圆周密封结构;所述导辊通过两端的轴承压套座置于导辊支座上开设的支撑槽上,各轴承压套径向上均设有紧固于支座上的径向压紧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特别是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的导辊 机构装置。
技术介绍
超精加工是一种光整加工方法,国际上对滚子超精都非常重视,并都在进 行系统的开发研究和应用。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日本已经设计制 造了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并系列化用于轴承生产。我国为提高滚子轴承技术, 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把变曲率超精技术研究作为我国上个世纪国家八五重 点项目,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研制出了一系列的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 但是,国内各滚子专业生产厂家在使用这些设备后,发现导辊使用时间久了, 导辊型面会发生破坏,不能够继续满足生产要求,这时就需要对导辊进行修整。图l所示的是现有变曲率超精研机的导辊机构装置,该机构包括导辊42、 导辊支座底板46和通过螺钉28和销钉29装连在该支座底板上的两个支座30, 两个支座30上开设的轴承支撑座孔分别对应导辊两端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 组;所述导辊42由安装在其两端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作支承,每端的高 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均设置有两套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两套高精度圆锥滚子 轴承之间均被相应的外隔圈39和内隔圈40隔开,导辊两端的高精度圆锥滚子 轴承、外隔圈39和内隔圈40安装在对应导辊支座30的轴承支撑座孔内;图1 中,导辊右端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采用两个轴承外圈压盖43、 44和一个 轴承内圈压盖45实现轴向压紧,其中,轴承外圈压盖43、 44通过螺栓安装在 所对应的支座上;导辊左端在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的外侧靠装有由下斜齿轮 35和动力传动机构32带动的上斜齿轮36,该端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通过 轴承外圈压盖41和齿轮压盖33实现轴向压紧,轴承外圈压盖41邻近导辊型 面,并通过螺栓安装在对应的支座上,在齿轮压盖33的外侧还设有通过螺栓 安装在支座上的端盖34,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上斜齿轮36和下斜齿轮35内部, 避免破坏上斜齿轮36和下斜齿轮35。上述导辊机构装置通过动力传动机构32和上斜齿轮36、下斜齿轮35及键 37将动力传递至导辊42,这样,导辊就可以对待加工的滚子进行超精加工。 当修整导辊型面时,就需要首先松掉螺母27,从导辊支座底板46下面拆下螺钉28和销钉29后才能将支座30拆下,然后,拆除动力传动机构32和联轴节31,进一步拆下端盖34、齿轮压盖33和轴承外圈压盖41以及导辊右端的三个轴承压盖,用专用拔出工具将齿轮36、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外隔圈39、内隔圈40和各轴承压盖及支座30从导辊两端拆掉,这样导辊42才能在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专用磨床上进行修整。通过前述拆卸步骤可以看出拆卸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拆掉许多零件,增加了修整的辅助工作时间,另外,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部分所有零部件散架,会对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的精度造成严重的损坏,破坏了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原有的高精度,再组装时,必须重新装入新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由于上述轴承组中采用高精度的圆锥滚子轴承,其为油润滑方式,所以必须在支座上增设加注润滑油的油杯孔47,造成了外界杂物从油杯孔进入高精度轴承的可能,从而破坏轴承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修整导辊时拆卸简便、快捷、不会损伤高精度轴承精度的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包括两端装有轴承组的导辊和用于支撑导辊的导辊支座,导辊的一端为传动端,导辊传动端上于该端轴承组的外侧装有传动齿轮,所述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套装在对应设置的轴承压套内,各轴承组的靠近导辊型面的一端靠压在对应轴承压套上设置的轴承外圈挡沿上,各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各轴承组由其另一端的固联在对应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压盖压紧,两轴承外圈压盖中,位于导辊传动端的轴承外圈压盖的中心安装孔孔面与相对该孔面的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在两者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所述导辊通过两端的轴承压套座置于所述导辊支座上开设的支撑槽上,各轴承压套径向上均设有紧固于支座上的径向压紧盖。在导辊传动端,所述传动齿轮的轴向定位凸缘靠压该端轴承组的内圈,该端轴承外圈压盖通过其中心安装孔套设在所述传动齿轮轴向定位凸缘外。所述轴承外圈挡沿与对应的轴承压套呈一体设置。所述轴承组为角接触球轴承组。本技术将导辊支座上的原有轴承支撑座孔改为支撑槽结构,同时将导辊两端的轴承组装入轴承压套内,采用设置在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挡沿和轴承外圈压盖实现轴承组的轴向压紧,这样轴承组、轴承压套、轴承外圈压盖和轴承外圈挡沿组装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通过径向压紧盖将该整体压固在支座的支撑槽上。当需要对导辊重新修整时,只需将导辊机构装置上两端的径向压紧盖拆下,同时拆掉导辊传动端的端盖、齿轮压盖和导辊另一端的轴承内、外圈压盖,露出导辊的两端,即可直接在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专用磨床上进行修整,而不必要拆下其他零部件。这样拆卸导辊时十分方便快捷,大大的缩短了拆卸时间,从而提高了维修效率;另外,由于拆卸维修时,轴承部分保持原样不动,所以不会破坏导辊两端轴承的装配精度,再组装时可以仍然采用原有轴承,从而大大节省了维修成本。本技术中,各轴承压套的轴承外圈挡沿和轴承外圈压盖上的圆周密封结构起到了密封保护压套内高精度轴承的作用,从而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高精度轴承,避免轴承精度丧失。本技术中,导辊两端的轴承组采用高精度的角接触球轴承组取代了现有的高精度圆锥滚子轴承组,将现有注入油润滑方式改为润滑脂润滑,这样就可以取消油杯孔结构,防止了从油杯孔进入高精度轴承内部的杂物对轴承精度的破坏,同时,因相同精度的角接触球轴承比圆锥滚子轴承旋转精度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导辊的旋转精度,保证了所加工滚子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所示的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是在现有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的基础上,对其支座结构和轴承压紧结构部分进行的改进。改进后,导辊支座1通过螺钉25和销钉24固装在导辊支座底板26上,导辊支座上设有用于支撑导辊20的支撑槽;导辊20的两端均由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组(以下简称轴承组)作支撑,各轴承组是由两套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置于两套高精度角接触球轴承之间的外隔圈15和内隔圈16组成的,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套装在对应设置的轴承压套14内,各轴承组靠近导辊型面的轴承的外圈靠压在对应轴承压套上设置的轴承外圈挡沿18上,各轴承组由其另一端的固联在对应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压盖11、 22压紧,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通过相应的轴承压套14和轴承外圈压盖11、22组装成了相对独立的整体,导辊20通过两端的轴承压套14座置于导辊支座1上开设的支撑槽上,各轴承压套14径向上设有紧固于导辊支座1上的径向压紧盖1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轴承外圈挡沿18与对应的轴承压套呈一体设置。图2中,导辊的一端为传动端,导辊传动端上于该端轴承组的外侧装有传动齿轮5,该传动齿轮的轴向定位凸缘靠压在该端轴承组的内圈上,在传动齿轮5的外侧压有固联在导辊端部的齿轮压盖6;导辊传动端的轴承外圈压盖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包括两端装有轴承组的导辊和用于支撑导辊的导辊支座,导辊的一端为传动端,导辊传动端上于该端轴承组的外侧装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套装在对应设置的轴承压套内,各轴承组的靠近导辊型面的一端靠压在对应轴承压套上设置的轴承外圈挡沿上,各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各轴承组由其另一端的固联在对应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压盖压紧,两轴承外圈压盖中,位于导辊传动端的轴承外圈压盖的中心安装孔孔面与相对该孔面的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在两者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所述导辊通过两端的轴承压套座置于所述导辊支座上开设的支撑槽上,各轴承压套径向上均设有紧固于支座上的径向压紧盖。

【技术特征摘要】
1.变曲率滚子超精研机导辊机构装置,包括两端装有轴承组的导辊和用于支撑导辊的导辊支座,导辊的一端为传动端,导辊传动端上于该端轴承组的外侧装有传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两端的轴承组分别套装在对应设置的轴承压套内,各轴承组的靠近导辊型面的一端靠压在对应轴承压套上设置的轴承外圈挡沿上,各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轴承外圈挡沿的内环面与导辊表面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各轴承组由其另一端的固联在对应轴承压套上的轴承外圈压盖压紧,两轴承外圈压盖中,位于导辊传动端的轴承外圈压盖的中心安装孔孔面与相对该孔面的表面之间非接触配合,在两者之间设有圆周密封结构;所述导辊通过两端的轴承压套座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举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