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滤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95727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滤筒,其几乎不会涉及污染问题、具有经济上的优势、并且能够实现有效的过滤和提取而不会发生破裂。该目的是通过下述的多孔滤筒而实现的,所述多孔滤筒包括:底部有出口开孔29的有底的圆筒形盖5、以及所述底部上的保持在盖5内侧的多孔滤片。在盖5的底部,多个肋35、37和39以凸起的方式径向地布置在出口开孔29的周围,以支承所述多孔滤片。至少有一部分肋在出口开孔29的中心处相互连接,从而横跨所述出口开孔29而形成连接部43。所述连接部43具有向多孔滤片侧凸起的顶面4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孔滤筒,其具有带底圆筒形盖和保持在盖的底部的多孔滤片。
技术介绍
多孔滤片广泛用于实验室和工厂的研究和分析中,以过滤液体或者分离和净化液 体中的特定物质。例如,以这样的方式使用多孔滤片将其固定在均具有液体通道的两个部 件之间,从而使其保持在液体流中。由于这种类型的多孔滤片通常用于精确实验和测定中, 因此该多孔滤片必须是清洁的。即,通常将多孔滤片设计为使用一次后便扔掉。因此,从清 洁性和用户便利性的角度考虑,方便的做法是以可以使液体直接通过的滤筒的形式来提供 多孔滤片。在用具有多孔膜的滤筒来过滤或提取液体时,为了使液体通过多孔滤片,通常需 要借助于泵、重力、或离心机中产生的离心力、或者利用压缩空气对液体施压。使滤液(即, 已通过多孔膜的液体)能够被顺畅地排出不仅可防止液体的损失,而且还可提供下述优 势。例如,在血液或细胞中的核酸等吸附于多孔膜上并随后被回收的情况中,当吸附之后的 操作涉及液体的更换(例如,使用洗涤液的洗涤步骤或使用回收液的回收步骤)时,滤液被 顺畅地排出可减少更换之前残留的液体。这样便可提取到高纯度的核酸。如果滤液流动不 顺畅,则预计会发生滤膜的破裂,从而导致性能大幅降低。如果在过滤和提取步骤中发生了 部分过滤失效,则滤片的过滤面积减少且不能显示出预期的能力。以下是常规多孔滤筒的实例。专利文献1(文献如下所示)公开了一种具有肋 (ribs)的构造,其中多孔滤片置于该肋上,并且该肋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且同心地设置。这些 肋以粗网状的形式形成在筒外壳的内壁上。专利文献2 (文献如下所示)公开了这样的构 造其具有被引入到膜支承件中的填料,所述膜支承件用以支承多孔滤片。专利文献3(文 献如下所示)公开了这样的构造其中多孔支承材料被引入到用于支承多孔滤片的膜支承 件中。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5792354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公开No. 2002/0012982专利文献3 美国专利65865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常规多孔滤筒的问题在于由于液体易于残留在中央出口 的上游处,因此可能会发生污染,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测定。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常规多孔滤筒的问题在于由于压力阻力增加,因此需要 增加液体量,并且容易出现液体残留的问题并造成污染,从而难以实现有效的测定。根据专利文献3的常规多孔滤筒具有与专利文献2相同的压力阻力增加的问题。 即,需要增加液体量,并且容易出现液体残留的问题并造成污染,从而难以进行有效的测定、并最终导致成本增加。此外,在专利文献1至3中的任意一个多孔滤筒中,都是在压力下使液体流动,因 此多孔滤片可能会在压力作用下而发生破裂。特别是,用来提取核酸的多孔滤筒需要能够从少量的样品中回收得到高纯度且高 浓度的核酸。尤其是在从细胞样品中回收核酸时,该样品容易堵塞多孔膜,因此需要使用过 滤面积更大的滤片。在这种情况下,减少支承肋的数量或面积容易导致应力集中在滤片上, 从而造成滤片破裂。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滤筒,这种多孔滤筒几乎不会涉及 污染问题、具有经济上的优势、并且能够实现有效的过滤和提取而不会发生破裂。解决问题的手段通过下面的构造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1) 一种多孔滤筒,包括圆筒形盖,其具有底部以及位于所述底部的出口开孔; 以及所述底部上的多孔滤片,其保持在所述盖的内侧,所述盖具有多个肋,在所述盖的底 部,所述肋以凸起的方式(ina standing conditon)径向地布置在所述出口开孔的周围,至 少一部分所述肋在所述出口开孔的中心处相互连接,从而横跨所述出口开孔、并在所述肋 之间形成连接部,并且所述连接部具有向所述多孔滤片侧凸起的顶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构造,由于肋的连接部具有凸形面,因此肋的顶面与多 孔滤片之间的接触面积被减至最小,从而增加了有效过滤面积。(2)根据上述(1)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肋在其顶面上具有朝向所述多孔滤 片侧鼓出的一系列凸起。根据该实施方案,在肋的顶部设置凸起可减小肋的顶面与多孔滤片之间的接触面 积。结果可增加有效过滤面积。(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各肋在其顶侧具有与所述多 孔滤片接触的圆形边缘。通过使肋在其顶侧上的边缘呈圆形,可使得与肋接触的多孔滤片难以发生应力集 中。这样便可防止多孔滤片的损坏(例如破裂)。(4)根据上述(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各肋的顶面距离 所述盖的底部的高度沿着径向而发生改变,使得与所述肋的顶面接触的所述多孔滤片呈现 朝向所述出口开孔的凹形状。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由于肋的高度被设计为使得多孔滤片呈现朝向出口开孔的凹 形状,因此使通过滤片的液体最后聚集于滤片的中心处。结果,防止出现残留液体的问题, 从而保证了有效的液体流通。此外,当对滤筒施加负压时,可防止多孔滤片抬起从而造成回流。(5)根据上述(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位于所述盖的底部的 肋包括距离所述盖的中心处的径向长度不同的肋。在朝向外周的方向上,径向延伸的肋之间的周向间距增加。然而,根据上述构造, 可以通过在径向方向上交替地设置短肋和长肋,从而使得肋的布置密度从中心侧到外周侧 均等。(6)根据上述⑴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多孔滤片和所述盖形成一体,并且是通过嵌件成型而形成的。根据上述实施方案,易于使所述盖和多孔滤片紧密接触并形成一体。(7)根据上述(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多孔滤片包括核 酸吸附性多孔膜。具有上述构造的多孔滤筒可用于下面的特殊用途。将含有核酸的样品溶液注入多 孔滤筒中,并对该滤筒施加压力,以使所述样品溶液通过多孔滤片,由此核酸被吸附到所述 多孔滤片上。随后,先后注入洗涤液和洗脱液,以提取出吸附于多孔滤片上的核酸。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几乎不会涉及污染问题、具有经济上的优势、并且能够实现有 效的过滤和提取而不会发生破裂。附图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多孔滤筒的分解图。图3是用来构成多孔滤筒的盖的平面图。图4是图3中所示的盖沿线I-I所截取的截面图。图5是图3中的盖的局部剖切透视图。图6是示出图1的多孔滤筒的用法的截面图。图7是说明具有多孔滤片的多孔滤筒的作用的截面图。图8是另一个盖的局部剖切透视图(相当于图5)。图9是另一个多孔滤筒的另一个盖沿线I-I所截取的截面图(相当于图4)。图10是通过(a)到(d)逐步地说明制造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盖的部分截面图。图11是销的末端的放大透视图。图12是另一个销的末端的放大透视图。图13通过各步骤(a)到(e)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制造方法。图14是核酸提取系统的构造的示意框图。图15示出提取核酸的步骤(a)到(g)。图16是具有连接部(其具有平坦的顶面)的盖的截面图。图17是不具有交叉状肋的盖的平面图(a)和部分截面透视图(b)。标号的名称1 多孔滤筒3 筒部5 盖7 多孔滤片19 进口27 肋29出口开孔35交叉状肋37辅助肋39辅助肋541 凸面43连接部49 凸起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优选实施方案。[I]第一实施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孔滤筒的透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孔滤筒,包括:圆筒形盖,其具有底部以及位于所述底部的出口开孔;以及所述底部上的多孔滤片,其保持在所述盖的内侧,所述盖具有多个肋,在所述盖的底部,所述肋以凸起的方式径向地布置在所述出口开孔的周围,至少一部分所述肋在所述出口开孔的中心处相互连接,从而横跨所述出口开孔、并在所述肋之间形成连接部,并且所述连接部具有向所述多孔滤片凸起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21 2008-010604一种多孔滤筒,包括圆筒形盖,其具有底部以及位于所述底部的出口开孔;以及所述底部上的多孔滤片,其保持在所述盖的内侧,所述盖具有多个肋,在所述盖的底部,所述肋以凸起的方式径向地布置在所述出口开孔的周围,至少一部分所述肋在所述出口开孔的中心处相互连接,从而横跨所述出口开孔、并在所述肋之间形成连接部,并且所述连接部具有向所述多孔滤片凸起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滤筒,其中,所述肋在其顶面上具有朝向所述多孔滤片 侧鼓出的一系列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繁定启司藤原盛男山田卓二稻名克哉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