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88784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二次电池以及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集电端子板由导电性材料构成,导电性材料具有优先熔融的熔融预定部。导电性材料例如具有一个面具有凸部且另一个面具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熔融预定部包含弯曲部,弯曲部具有从平坦部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一对竖立部相连的弯曲的顶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前体,具备电极组,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夹着隔膜卷 绕或层叠而成,并具有相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第1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1端 面,与第1电极电连接;以及第2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2端面,与第2电极电连接,第 1电极包含第1芯材和附着于第1芯材的第1活性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1端面 并与第1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1芯材的露出端部,第2电极包含第2芯材和附着于第2芯 材的第2活性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2端面并与第2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2芯材 的露出端部,第1集电端子板和第2集电端子板的至少一方为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上述 集电端子板。 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前体例如有以下形态。(3)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 料具有在一个面上具有凸部并且在另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上述熔融预 定部含有上述弯曲部,上述凹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的形态(以下称为 第3形态)。在这里,优选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 部相连接的弯曲的顶部。(4)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 料具有构成主要部分的第1金属部、和比第1金属部熔点低的第2金属部,上述熔融预定 部为含第2金属部的上述集电端子板,第2金属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 的形态(以下称为第4形态)。在这里,第4形态还进一步包含以下形态,但不仅限于此。(4-1)第1金属部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对置的一个面上具有凹部, 第2金属部设置于上述凹部的形态。(4-2)第2金属部向着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对置的面的相反面,从第 1金属部突出的形态。在上述集电端子板从其厚度方向观察为圆板形的情况下,上述熔融预定部优选配 置为放射状,在为长方形时,上述熔融预定部优选沿着与长边相交的方向配置。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电解质、收容上述电极组和上述电解质 的有底筒状的电池壳、和对上述电池壳进行封口的封口板,上述电极组将第1电极和第2电 极夹着隔膜卷绕或层叠而构成,并且具有相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上述二次电池具 有第1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1端面,与第1电极电连接;以及第2集电端子板,配置 于上述第2端面,与第2电极电连接,第1电极包含第1芯材和附着于第1芯材的第1活性 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1端面并与第1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1芯材的露出端部, 第2电极包含第2芯材和附着于第2芯材的第2活性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2端 面并与第2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第1集电端子板和第2集电端子板的 至少一方为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上述集电端子板的变形体,上述熔融预定部变形,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例如有如下形态。(5)上述变形体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在一个面上具 有凸部并且在另一个面上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上述熔融预定部是含有上述弯曲部 的上述集电端子板的变形体,上述另一个面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上述弯 曲部变形,而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的形态。尤其是,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部相 连的弯曲的顶部,在上述一对竖立部的中途,或者在上述一对竖立部附近的上述平坦部,优 选分别形成有限制上述弯曲部的熔融范围的槽部的形态。上述槽部的截面形状优选为V字 形、楔形、U字形、半圆形、长方形或梯形。在上述二次电池中,即便在使熔融预定部熔融后,弯曲部和槽部的痕迹也容易残 留。由于槽部限制着弯曲部的熔融范围,所以,即使在焊接结束后,弯曲部也具有增强平坦 部强度的功能。(6)上述变形体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构成主要部分 的第1金属部、和比第1金属部熔点低的第2金属部,上述熔融预定部为含有第2金属部的 上述集电端子板的变形体,上述第2金属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上述第 2金属部变形,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的形态。在上述极电端子板从厚度方向观察为圆板形时,优选放射状配置的上述熔融预定 部变形,从而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在为长方形时,优选沿着与长边相交 方向配置的上述熔融预定部变形,从而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具有(i)提供第1电极的工序,该第1电 极包含第1芯材和附着于第1芯材的第1活性物质层,并具有第1芯材的露出端部,( )提 供第2电极的工序,该第2电极包含第2芯材和附着于第2芯材的第2活性物质层,并具有 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iii)通过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夹着隔膜卷曲或层叠而构成电极 组的工序,上述电极组具备相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在上述第1端面上配置第1芯材 的露出端部,在上述第2端面上配置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iv)将与第1电极电连接的第1 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1端面,并将第1集电端子板与第1芯材的露出端部焊接的工序, 以及(ν)将与第2电极电连接的第2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2端面,并将第2集电端子 板和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焊接的工序,第1集电端子板和第2集电端子板的至少一方为具 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上述集电端子板,在工序(iv)或(ν)中,使上述熔融预定部与上述第 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使上述熔融预定部熔融,而使熔融物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 的露出端部接触。本专利技术的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例如有以下形态。(7)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 料具有在一个面上具有凸部并在另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上述熔融预定 部为含有上述弯曲部的上述集电端子板,使上述凹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 对,通过使上述弯曲部熔融,生成上述熔融物的形态。在这里,上述弯曲部优选通过折弯而形成。即,优选通过将板状的导电性材料以在 一个面上具有凸部并且在另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的方式折弯,来形成弯曲部。而且,上述的弯折优选通过冲压加工进行。在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部相连的 弯曲的顶部的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一对竖立部之间设置间隙,使上述熔融物通过上述间隙, 并与第1芯材或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接触。在该情况下,优选在上述一对竖立部的中途、或者上述一对竖立部的附近的上述 平坦部,分别设置限制上述弯曲部的熔融范围的槽部。(8)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 具有构成主要部分的第1金属部和比第1金属部熔点低的第2金属部,上述熔融预定部为 含有第2金属部的上述集电端子板,使上述第2金属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第2端面相面对, 通过使上述第2金属部熔融,生成上述熔融物的形态。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中,优选通过TIG焊接使上述熔融预定部熔融。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集电端子板具有优先熔融的熔融预定部。熔融预定部在焊接时选择性 地熔融,熔融金属迅速渗入电极组和集电端子板之间的间隙、及电极芯材间的间隙。因此, 即使在从电极组的端面突出的电极芯材的高度不均勻的情况下,也很难受高度不均勻的影 响,容易进行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优先熔融的熔融预定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8-1-28 2008-016127;JP 2008-1-28 2008-016126;一种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优先熔融的熔融预定部。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一个面具 有凸部且另一个面具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上述熔融预定部包含上述弯曲部。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 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部相连的弯曲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一对竖立部之间设置有间隙。5.如权利要求3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在上述一对竖立部的中途,或 者,在上述一对竖立部附近的上述平坦部,分别形成限制上述弯曲部的熔融范围的槽部。6.如权利要求5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槽部的截面形状为V字形、 楔形、U字形、半圆形、长方形或梯形。7.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构成主要 部分的第1金属部、和比第1金属部熔点低的第2金属部,上述熔融预定部包含第2金属部。8.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1金属部在一个面具有凹部, 第2金属部设置于上述凹部。9.如权利要求8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1金属部具有一个面具有上述 凹部且另一个面具有凸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10.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 竖立的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部相连的弯曲的顶部,上述一对竖立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第2金属部设置于上述间隙。11.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1金属部具有切口部, 第2金属部填充于上述切口部。12.如权利要求11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2金属部从第1金属部突出ο13.如权利要求7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1金属部具有上述集电端子 板的厚度方向的贯通孔,第2金属部填充于上述贯通孔。14.如权利要求13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第2金属部从第1金属部突出ο1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集电端子板的从厚度方向 观察的形状为圆板形或长方形。16.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二次电池用集电端子板,其中,上述导电性材料包含由铜、铜 合金、铝、铝合金、镍、镍合金或镀镍钢板构成的部分。17.一种二次电池前体,具备电极组,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夹着隔膜卷绕或层叠而成,并具有相对置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第1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1端面,与第1电极电连接;以及 第2集电端子板,配置于上述第2端面,与第2电极电连接,第1电极包含第1芯材和附着于第1芯材的第1活性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 1端面并与第1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1芯材的露出端部,第2电极包含第2芯材和附着于第2芯材的第2活性物质层,并且,具有配置于上述第 2端面并与第2集电端子板焊接的第2芯材的露出端部,第1集电端子板和第2集电端子板的至少一方为权利要求1记载的具有上述熔融预定 部的集电端子板。18.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为 权利要求2记载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一个面具 有凸部且另一个面具有凹部的弯曲部、和平坦部,上述熔融预定部包含上述弯曲部,上述凹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19.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上述弯曲部具有从上述平坦部竖立的 一对竖立部、和与上述一对竖立部相连的弯曲的顶部。20.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具有上述熔融预定部的集电端子板为 权利要求7记载的集电端子板,由板状的导电性材料构成,上述导电性材料具有构成主要 部分的第1金属部、和比第1金属部熔点低的第2金属部,上述熔融预定部包含第2金属部,第2金属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2端面相面对。21.如权利要求20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第1金属部在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第 2端面相面对的一个面上具有凹部,第2金属部设置于上述凹部。22.如权利要求20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第2金属部朝向与上述第1端面或上述 第2端面相面对的面的相反侧地从第1金属部突出。23.如权利要求17记载的二次电池前体,其中,上述集电端子板的从厚度方向观察的 形状为圆板形或长方形,在为圆板形时,上述熔融预定部配置为放射状,在为长方形时,上述熔融预定部沿着与长边相交的方向配置。24.一种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电解质、收容上述电极组和上述电解质的有底筒状 的电池壳、和对上述电池壳进行封口的封口板,上述电极组是将第1电极和第2电极夹着隔膜卷绕或层叠而构成的,并且具有相对置 的第1端面和第2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井正野野下孝神月清美平川靖加藤诚一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