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端子和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016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端子,其中,该固定端子包括导电套、具有第一外螺纹的内固定件和具有第二外螺纹的外固定件,所述导电套包括具有第一螺纹孔的内侧端和具有第二螺纹孔的外侧端,所述内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所述外固定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固定端子的电源箱。所述固定端子包括与导电套螺纹配合的内固定件和外固定件,通过内固定件可以将导线固定在固定板的内侧,通过外固定件可以将电子元件固定在固定板的外侧。需要更换导线时,拆除内固定件即可,需要更换电子元件时拆除外固定件即可,二者不会相互影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导线的固定端子和一种包括该固定端子的配电箱。
技术介绍
该配电箱内设置有固定板、元件固定端子、电子元件(例如,开关、防雷模块等)、电源线和导线,所述电源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所述电子元件通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外侧,所述导线位于所述固定板内侧,且所述导线将所述元件固定端子和所述电源线电连接。目前的元件固定端子的结构与螺栓相似,固定端子可以穿过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导线连接在元件固定端子位于所述固定板内侧的部分上,而电子元件则连接在元件固定端子位于所述固定板外侧的部分上。如果固定板外侧的电子元件发生损坏或者固定板内侧的导线发生损坏,需要将松动固定端子,更换损坏的电子元件或导线。但是,如果需要更换导线,则必须先将固定板外侧的电子元件同时拆除,而如果需要更换电子元件,固定板内侧的导线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如何防止更换导线或电子元件中的一个时影响到导线或电子元件中的另一个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端子和一种包括该固定端子的配电箱。在利用该固定端子固定电子元件和导线的配电箱中,当电子元件或导线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子包括导电套(11)、具有第一外螺纹的内固定件(12)和具有第二外螺纹的外固定件(13),所述导电套(11)包括具有第一螺纹孔(11a)的内侧端和具有第二螺纹孔(11b)的外侧端,所述内固定件(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11a)中,所述外固定件(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孔(11b)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端子包括导电套(11)、具有第一外螺纹的内固定件(12)和具有第二外螺纹的外固定件(13),所述导电套(11)包括具有第一螺纹孔(Ila)的内侧端和具有第二螺纹孔(Ilb)的外侧端,所述内固定件(12)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螺纹孔(Ila)中,所述外固定件(1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螺纹孔(Ilb)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套(11)上还形成有沿该导电套(11)径向贯穿该导电套的导线孔(1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固定件(12)包括第一顶丝(12a)和螺栓(12b),所述第一顶丝(12a)位于所述螺栓(12b)的一端,并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Ila)中,所述螺栓(12b)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螺纹孔(Ila)中。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件(13)包括第二顶丝(13a)和螺母(13b),所述第二顶(13a)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IIb)内,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导电套(11 ),所述螺母(13b)设置在所述第二顶丝(13a)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子包括绝缘帽(14),该绝缘帽(14)设置在所述外固定件(13)的另一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孔(Ila)和所述第二螺纹孔(Ilb)互相贯通。7.一种配电箱,该配电箱包括固定板(20)、元件固定端子(10a)、电子元件(40)、电源线(50)和导线(30),所述电源线(5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的外侧,所述电子元件(40)通过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固定在所述固定板(20)的外侧,所述导线(30)位于所述固定板(20)内侧,且所述导线(30)将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和所述电源线(50)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固定端子(IOa)为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端子,所述电子元件(40 )通过所述外固定件(13 )与所述导电套(11)电连接,所述导线(30 )通过所述内固定件(12)与所述导电套(11)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该配电箱包括连接件(60),该连接件(60)的一端与所述电子元件(40)固定电连接,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顶丝(13a)穿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小飞付茂金汤久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通信信号研究所北京市华铁信息技术开发总公司北京锐驰国铁智能运输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