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建忠专利>正文

中华猕银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7911 阅读:247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华猕银液,其特征是由中华猕猴桃发酵液77~83%、银杏液4~6%、绞股蓝液4~6%、蜂蜜液4~6%、精白糖液4~6%配制而成(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直接采用猕猴桃鲜果汁加酵母菌发酵,可充分利用猕猴桃所含有的VC、氨基酸蛋白质、果胶等多种有益成分,并能改善成品液的口感。另外,成品液中含有黄酮甙、七十余种皂甙及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与猕猴桃的有益成分相配合,有利于提高其药用和保健价值。(*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华猕银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尤其是一种保健饮料。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94111867.3号公开了一种猕猴桃果酒及其生产工艺,该果酒是由鲜猕猴果、干绞股蓝、白菊、桂花直接在食用酒精中浸泡后所获取的浸酿酒液。由于猕猴桃等原料中的有益成份在浸泡过程中溶解于酒液中,从而使酒液的药用及保健价值提高。但是,就上述现有产品来说,其虽然采用原始的浸泡方式提取了猕猴桃等原料的部分有益成份,但并没有顾及酒液的口感,使制成品具有较为浓烈的酸、涩、苦味,让人难以下咽。另外,上述酒液原料的选取不是十分理想,猕猴桃这一主要成分也因受到所采用加工工艺的限制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妨碍了产品药用及保健价值的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口感较好、药用及保健价值较高的中华猕银液。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银液由中华猕猴桃发酵液77~83%、银杏液4~6%、绞股兰液4~6%、蜂蜜液4~6%、精白糖液4~6%配制而成(均为重量百分比)。其中,中华猕猴桃发酵液由猕猴桃鲜果汁加醇母菌发酵而得;银杏液由鲜银杏叶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绞股兰液由干绞股兰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蜂蜜液由蜂蜜加净水稀释(每公斤蜂蜜加净水0.2~0.4公斤)而得;精白糖液由白糖加柠檬酸(每公斤白糖加柠檬酸0.02~0.04公斤)转化为单糖后取其清液而得。另外,在配制而得的成品液中,还可加入一定数量的猕猴桃鲜果和银杏鲜果。如在每500克成品液中加入经脱毛、杀菌处理的中华猕猴桃鲜果3~5个,在每500克成品液中加入经杀菌处理的银杏鲜果3~6个。本专利技术的中华猕银液与前述现有猕猴桃制品相比,由于作为主要成份的猕猴桃发酵液是由猕猴桃鲜果汁加酵母菌发酵而得,而且在成品液中加入有蜂蜜液和精白糖液,因此极大地改善了成品液的口感。同时,直接采用猕猴桃鲜果汁加酵母菌发酵,还可以充分利用猕猴桃所含有的VC、氨基酸蛋白质、果胶等多种有益成份。另外,成品液中的银杏液含有黄酮甙,绞股兰液含有七十余种皂甙和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份与猕猴桃的有益成份相配合,既可以进一步改善成品液的口-->感,又能够大大提高制成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现代医学应用认定,成品液内含有的中华猕猴桃之有效成份可防止致癌物质亚硝氨的形成,对消化道癌、高血压等心血管病、尿道结石等有明显的防治效能;所含有的银杏液之有效成份有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延缓人体衰老、提高智力、增强记忆、去斑美容、解酒等功效;所含有的绞股兰液之有效成份有非常显著的抗缺氧,降血脂,使精神和新陈代谢正常化的作用。经检测,制得的成品液符合食品卫生检验标准,无毒性。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以下实施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内容。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制取用于配制成品液的各组份。1、中华猕猴桃发酵液的制取。选用新鲜的中华猕猴桃鲜果,将其清洗干净后,用浓度为千分之五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杀菌,再用无菌水清洗。此后,对经上述处理的鲜果施以破碎,并加入琼脂明胶分离出果汁中的清液。取用果汁清液,在每1000毫升果汁清液中加入30~50毫升酵母菌(单位:2.0~22万个/ML),在室温下发醇10~12天。滤出经第一次发醇后果汁的清液,在其内加糖,使之含糖12~15%,然后搅拌均匀。在室温下,再利用该加糖后清液内残存的酵母菌发酵15~18天。滤出经第二次发酵的清液,即得中华猕猴发酵液。经检测,制作的中华猕猴桃发酵液含酒精(mg/100ml)10~20,总糖(g/100ml)4.5,总酸(g/100ml)0.5~0.8,总SO2(PPm)200,挥发酸(g/100ml)<0.07。在本专利技术中,当鲜果的成熟度较高时,亦可不在制取中华猕猴桃发酵液时加糖,同时上述发醇过程也可一次完成,发醇时间也可根据室温适当增减。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滤出第二次发酵的清液之前,还可在每100公斤清液内加入1~1.5公斤金银花,浸泡1~2天后,再行滤出。加入金银花的目的是使制成品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2、银杏液的制取。将新鲜的银杏叶洗净后,加入清水(每公斤银杏叶中加入2公斤水),在100~105℃下熬制30分钟,冷却后滤出的清液即为银杏液。经检测,制得的银杏液含水率<15%,清澈,无杂质,无异味。3、绞股兰液的制作。-->取用干绞股兰,加入清水(每公斤银杏叶中加入2公斤水),在100~105℃下熬制45分钟,冷却后滤出的清液即为绞股兰液。经检测,制得的绞股兰液含水率20%,清澈,无杂质,无异味。4、蜂蜜液的制作。在每100公斤蜂蜜中加入30公斤经杀菌的净水,搅拌均匀后滤出清液,再将滤得的清液加温至55℃左右,在此温度下维持30分钟以杀灭细菌,待清液冷却后,即得蜂蜜液。5、精白糖液的制作。在白糖内加入柠檬酸(每公斤白糖加柠檬酸0.02~0.04公斤),在100℃下加温25分钟,使之转化为易于人体吸收的单糖,过滤出的清液即为精白糖液。制得的精白糖液的糖度大于85度,色金黄,无杂质,无异味。在制作好上述组份之后,即可按中华猕猴桃发酵液77~83%、银杏液4~6%、绞股兰液4~6%、蜂蜜液4~6%、精白糖液4~6%的比例(均为重量百分比)配制中华猕银液。在本例中,取用中华猕猴桃发酵液80公斤、银杏液5公斤、绞股兰液5公斤、蜂蜜液5公斤、精白糖液5公斤即配制出100公斤中华猕银液。在本实施例中,还在每500克成品液中加入有中华猕猴桃鲜果3~5个。在每500克成品液中加入有银杏鲜果3~6个。其中,加入的中华猕猴桃鲜果是经过脱毛、杀菌处理(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的中华猕猴桃鲜果;加入的银杏鲜果也经过了杀菌处理(用浓度为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经食品卫生检验,按上述方式制得的中华猕银液的感官指标为:淡黄色澄明液体,无异臭异味,无沉淀杂质。其理化指标为:l、铅    未检出2、砷    未检出3、铜    未检出其细菌指标为:1、菌落总数(个/ml)    12、大肠菌群(个/ml)    <33、致病菌             未检出最终结论:产品符合有关卫生检验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华猕银液,其特征是由中华猕猴桃发酵液77~83%、银杏液4~6%、绞股兰液4~6%、蜂蜜液4~6%、精白糖液4~6%配制而成(均为重量百分比),所述中华猕猴桃发酵液由猕猴桃鲜果汁加酵母菌发酵而得,所述银杏液由鲜银杏叶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所述绞股兰液由干绞股兰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所述蜂蜜液由蜂蜜加净水稀释(每公斤蜂蜜加净水0.2~0.4公斤)而得,所述精白糖液由白糖加柠檬酸(每公斤白糖加柠檬酸0.02~0.04公斤)转化为单糖后取其清液而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华猕银液,其特征是由中华猕猴桃发酵液77~83%、银杏液4~6%、绞股兰液4~6%、蜂蜜液4~6%、精白糖液4~6%配制而成(均为重量百分比),所述中华猕猴桃发酵液由猕猴桃鲜果汁加酵母菌发酵而得,所述银杏液由鲜银杏叶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所述绞股兰液由于绞股兰加水(每公斤鲜银杏叶加水1.8~2.2公斤)熬制后取其清液而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忠赖兆平
申请(专利权)人:唐建忠赖兆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天津市电信IDC机房] 2015年01月17日 22:59
    中华[China],拼音zhōnghuá注音ㄓㄨㄙㄏㄨㄚˊ。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后也借指中国,以及由中国衍生和引申的民族、文化、人、团体、地区等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