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69157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和弹簧体,所述限位组件一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二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左右两端,所述弹簧体设置在连接板中部,所述弹簧体上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部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上部设置有夹层隔震支座,所述夹层隔震支座与限位组件一之间以及夹层隔震支座与限位组件二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体,且所述缓冲体与限位组件一和限位组件二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安装使用简便、隔震减振效果好且具有较小的竖向和水平刚度,实现了上部构造与复合支座的整体位移,进而大大降低了文物的损害程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震支座,尤其是涉及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
技术介绍
文物遗产保护科技是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防震保护措施不仅涉 及陈列文物的抗震和隔震以及库藏文物的防震,还涉及建筑物的工程抗震,即原建筑物的 抗震能力和建筑物内装饰,如天花吊顶、照明灯具、展柜玻璃等非结构构件和附属设施的抗 震。据记录美国洛山矶里氏6. 6级地震、日本阪神淡路7. 2级地震、台湾花莲南投间7. 6级 地震等大地震发生时,许多博物馆及其文物遭到巨大破坏,引起世界各地文物保护和地震 防灾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任何一次地震灾害都表明,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 因是建筑物,对于博物馆也毫不例外,如位于台湾南投县埔里镇的林渊美术馆,在1999年 集集大地震中,由于部分墙体开裂、梁柱断裂和混凝土块掉落直接击中陈列柜,使整个陈列 馆遭到全毁,几乎所有的展品都全毁或半毁。新馆建筑物虽然能满足我国目前抗震设计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原则, 但是,博物馆建筑物结构的安全,并不代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墙体楼板不会发生振动、摇晃 甚至有较大位移,而这些都可能引起建筑物内浮放物体(如文物展品、陈列柜或活动底座 等)产生滑移、摇摆、倾覆和平动扭转等运动,甚至造成破坏。目前,现有文物隔震装置的隔 振效果还不能满足隔震减振需要,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文物 隔震复合支座,其结构紧凑、安装使用简便、隔震减振效果好且具有较小的竖向和水平刚 度,实现了上部构造与复合支座的整体位移,进而大大降低了文物的损害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 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的限位组件一、限位组件二和弹簧体,所述 限位组件一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二对称设置在连接板左右两端,所 述弹簧体设置在连接板中部,所述弹簧体上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 部设置有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上部设置有夹层隔震支座,所述夹层隔震支座与限位组 件一之间以及夹层隔震支座与限位组件二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体,且所述缓冲体与限位组件 一和限位组件二固定连接。所述夹层隔震支座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高阻尼体。所述高阻尼体为铅芯。所述聚四氟乙烯板上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储油槽,所述储油槽内填充有二硅脂。所述弹簧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体与连接板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限位组件一与连接板之间以及连接板与限位组件二之间均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紧凑、安装使用简便,该复合支座通过螺栓来实现与基础面之间的固定连 接。2、具有较小的竖向和水平刚度,该复合支座的夹层隔震支座选用剪切模量为 0. 392的低硬度橡胶和夹层钢板为1. 5mm的钢板制作,且低硬度橡胶的厚度为夹层钢板厚 度的4 6倍,同时在夹层隔震支座的中部设置有高阻尼铅芯,保证了夹层隔震支座具有较 小的竖向刚度及水平刚度,并且有良好的复位功能。3、实现了上部构造与复合支座的整体位移,进而大大降低了文物的损害程度,其 主要是通过设置在夹层隔震支座下部的不锈钢板与设置弹簧体上部的聚四氟乙烯板的相 对滑动来实现的。4、隔震减振效果好,该复合支座通过弹簧体的竖向变形吸收了竖向振动产生的能 量,同时通过设置在夹层支座四周的缓冲体吸收水平方向产生的能量,从而使之产生较小 的水平位移。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夹层隔震支座;2-缓冲体;3-1-限位组件3-2-限位组件二 ;4-连接件;5-不锈钢板;6-聚四氟乙烯板;7-弹簧体;8-连接板;9-高阻尼体;10-储油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2所示的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包括连接板8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 8上的限位组件一 3-1、限位组件二 3-2和弹簧体7,所述限位组件一 3-1对称设置在连接 板8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二 3-2对称设置在连接板8左右两端,所述弹簧体7设置在连 接板8中部,所述弹簧体7上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6,所述聚四氟乙烯板6上部设置有不 锈钢板5,所述不锈钢板5上部设置有夹层隔震支座1,所述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一 3-1之间以及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二 3-2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体2,且所述缓冲体2与 限位组件一 3-1和限位组件二 3-2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夹层隔震支座1中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高阻尼体 9,所述高阻尼体9为铅芯。该高阻尼体使得复合支座具有良好的复位功能,在实际制作过 程中,夹层隔震支座选用剪切模量为0. 392的低硬度橡胶和夹层钢板为1. 5mm的钢板制作, 且低硬度橡胶的厚度为夹层钢板厚度的4 6倍,因此保证了夹层隔震支座具有较小的竖 向刚度及水平刚度。如图1所示,所述聚四氟乙烯板6上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储油槽10,所述储油槽104内填充有二硅脂。储油槽内的二硅脂对不锈钢板和聚四氟乙烯板的相对滑动起润滑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弹簧体7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且所述弹簧体7与连接板8通过 连接件4连接。所述连接件4为螺栓。所述限位组件一 3-1与连接板8之间以及连接板8与限位组件二 3-2之间均通过 焊接方式连接。本技术中的缓冲体2吸收了振动时水平方向产生的能量,使水平周期延长, 弹簧体7吸收了振动时垂直方向产生的能量,使垂直方向周期延长,同时采用的聚四氟乙 烯板6不但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有很小的摩擦系数,因此保证了不锈钢板与聚四氟乙烯板 的相对滑行。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螺栓将文物隔震复合支座与基础面之间固定连接即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 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8)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8)上的限位组件一(3 1)、限位组件二(3 2)和弹簧体(7),所述限位组件一(3 1)对称设置在连接板(8)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二(3 2)对称设置在连接板(8)左右两端,所述弹簧体(7)设置在连接板(8)中部,所述弹簧体(7)上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6),所述聚四氟乙烯板(6)上部设置有不锈钢板(5),所述不锈钢板(5)上部设置有夹层隔震支座(1),所述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一(3 1)之间以及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二(3 2)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体(2),且所述缓冲体(2)与限位组件一(3 1)和限位组件二(3 2)固定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隔震支座(1)中 部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高阻尼体(9)。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尼体(9)为铅芯。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板(6)上 设置有均勻分布的储油槽(10),所述储油槽(10)内填充有二硅脂。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物隔震复合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8)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板(8)上的限位组件一(3-1)、限位组件二(3-2)和弹簧体(7),所述限位组件一(3-1)对称设置在连接板(8)前后两端,所述限位组件二(3-2)对称设置在连接板(8)左右两端,所述弹簧体(7)设置在连接板(8)中部,所述弹簧体(7)上部设置有聚四氟乙烯板(6),所述聚四氟乙烯板(6)上部设置有不锈钢板(5),所述不锈钢板(5)上部设置有夹层隔震支座(1),所述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一(3-1)之间以及夹层隔震支座(1)与限位组件二(3-2)之间均设置有缓冲体(2),且所述缓冲体(2)与限位组件一(3-1)和限位组件二(3-2)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明勇王莫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达盛隔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