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61781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适用于具有内空腔的工件,包括冲头和可容置在工件内空腔中的多个活块,该每一活块均包括与内空腔适配的外表面、与邻近活块配合的接触面以及供与冲头相作用的冲压面,该多个冲压面一起形成冲孔,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地实现对工件瑕疵的整形,并且具有整形质量高以及整形一致性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铸造工件成型后的修整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对具有内空腔 的铸造工件在其成型后,对其进行修整的整形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铸造工件,其往往是经模具处理后,一体成型制造出来的;故其往往会存在 一些瑕疵,进而影响到了整个铸造工件的质量,尤其是在成型具有内空腔的薄壁工件时,由 于其壁体相对来说较薄,故该瑕疵相对于壁厚来说,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力;此时,该瑕疵能 较大程度地影响到整个工件的质量。另外,由于该铸造工件本身的料是预定好的,而该瑕疵 亦需占据一定量的材料,故其往往还会使得整个铸造工件的长度有所缩短,进而造成整个 工件具有质量差的缺陷。针对该具有内空腔的薄壁工件,现有对其瑕疵进行修整的方法,往往局限于手工 作业,即其是通过操作工人用锤子一下下地敲击,从而将该瑕疵造成的不平逐渐敲成平整。 故,现有整形方法的工作效率太低,并且其整形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 工人的经验水平,故其产品质量和一致性都较低。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整形装置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整形工 作效率低以及整形后产品质量和一致性低的问题。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适用于具有内空腔的工件,其中,包括冲头和可容置在 工件内空腔中的多个活块,该每一活块均包括与内空腔适配的外表面、与邻近活块配合的 接触面以及供与冲头相作用的冲压面,该多个冲压面一起形成冲孔,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 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进一步,该冲头与该冲孔均呈倒锥形状。进一步,该每一活块的外表面底部邻近工件边角处还形成有倒角部。进一步,该整形装置还包括用于托住工件、活块和冲头的底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的整形装置,只需将该多个活块置入该内空腔 中,当然此时可以借助桌面或平整的地面而抵挡住该活块;接着用冲头对着该冲压面形成 的冲孔,并进行冲击;由于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故随 着该冲头的下行,该冲头会将活块紧紧地抵靠在工件上,进而对工件的瑕疵起到整形的效 用,其具体是利用工件薄壁本身的拉伸性能而实现的。故本技术能快速地实现对工件 瑕疵的整形,并由于其原理是基于工件本体的弹性而实现的,故其不依赖于操作工人的经 验,从而具有整形质量高以及整形一致性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与工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的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与工件部分组合时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的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与工件完全组合时的立体图;图5为图ζ〖的剖视图。图中整形装置100冲头1活块2外表面21接触面22冲压面23倒角部24冲孔3底板4工件5内空腔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1所示,其示出的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铸造工件5的整形装置100,其主 要适用于具有内空腔51的工件5,并对工件5的瑕疵进行整形。该整形装置100,包括冲头1和多个活块2,该多个活块2可容置在工件5的内空 腔51中,并该每一活块2均包括外表面21、接触面22和冲压面23 ;该外表面21设置为与 内空腔51适配的构造,从而在整形时与该内空腔51直接接触;该接触面22为与邻近活块 2配合的表面,其只要能使邻近活块2能合适配合即可,具体形状并不做限定;该冲压面23 则供与冲头1相作用,并该每一活块2的冲压面23 —起形成冲孔3,而该冲孔3与该冲头1 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优选的,该冲头1与该冲孔3均呈倒锥形状。为了避免在该冲头1对各个活块2进行冲击时,该活块2的边角损伤到该工件5, 该每一活块2的外表面21底部邻近工件5边角处还形成有倒角部24,具体请参照图3和图 5所示。为了让该工件5、活块2以及冲头1能被良好地托住,该整形装置100还包括底板 4,当然在实际实施时,对于本身具有底座的工件5,由于该底座即可代替该底板4的效用, 故在这种情况下,则无需再次增加底板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整形装置100可以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内空腔 51,其并不限于图2和图4所示的正方体空腔;在对于不同形状内空腔51时,只需调整该多 个活块2的外表面21形状即可,同时还根据实际需要而设置该活块2的个数,该活块2的 个数亦不限于图2和图4所示的4个。下面结合图2至图5,即针对正方体空腔以及4个活块2,来对本技术涉及整 形装置100的整形过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2及图3所示,当需要对工件5进行整形时,首先将该4个活块2均置入该内 空腔51中,此时该4个活块2被该底板4所托住;接着用该冲头1对这该多个冲压面23形4成的冲孔3进行冲击,并达到如图4和图5所示的状态,在冲压的过程中,由于该冲孔3与该 冲头1形状匹配并均为倒锥形状,故随着该冲头1的下行,该冲头1会将活块2紧紧地抵靠 在工件5上,进而对工件5的瑕疵起到整形的效用,其具体是利用工件5薄壁本身的拉伸性 能而实现的,故本技术能快速地实现对工件5瑕疵的整形,并由于其原理是基于工件 5本体的弹性而实现的,故其不依赖于操作工人的经验,从而具有整形质量高以及整形一致 性好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适用于具有内空腔的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和可容置在工件内空腔中的多个活块,该每一活块均包括与内空腔适配的外表面、与邻近活块配合的接触面以及供与冲头相作用的冲压面,该多个冲压面一起形成冲孔,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冲头与该冲孔均呈 倒锥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每一活块的外表面 底部邻近工件边角处还形成有倒角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整形装置还包括用 于托住工件、活块和冲头的底板。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适用于具有内空腔的工件,包括冲头和可容置在工件内空腔中的多个活块,该每一活块均包括与内空腔适配的外表面、与邻近活块配合的接触面以及供与冲头相作用的冲压面,该多个冲压面一起形成冲孔,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本技术能快速地实现对工件瑕疵的整形,并且具有整形质量高以及整形一致性好的效果。文档编号B21D1/08GK201659175SQ20102014442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廖小波, 邓元华 申请人:泉州腾达精铸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工件的整形装置,适用于具有内空腔的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头和可容置在工件内空腔中的多个活块,该每一活块均包括与内空腔适配的外表面、与邻近活块配合的接触面以及供与冲头相作用的冲压面,该多个冲压面一起形成冲孔,该冲孔与该冲头形状匹配并均呈截面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元华廖小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腾达精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