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炉排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6034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属于大型煤炉的结构部件。主要包括炉芯(1)和炉条(2、3);其特征在于:炉芯(1)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4)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换煤除渣时,可以用手向外一根一根地抽拉活动炉条,炉条阻力小,克服了活动炉条抽不动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环保卫生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煤炉的结构部件,具体涉及煤炉排渣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煤炉在燃烧过程中,均需要不断地去掉炉底层煤球渣,加入新煤球或煤块。 通常的做法是打开煤炉,用火钳从煤炉上部炉膛内取出燃煤球或煤块,去掉底层煤球渣 后,将燃煤球或煤块重新放回炉膛,再在上面加入新煤球或煤块,燃煤球或煤块有可能在取 出前或取出时已经破碎而无法取出,或者取出后破碎而无法放回炉膛,即便勉强放回,也可 能因此导致火力长时间上不来,甚至灭火。还有一种方法是如附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在炉芯1底端 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 ;活动炉条2 —端连为一体,另端依次穿过炉壳 4 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其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抽出 活动炉条2可使底部煤球渣经落入下方的接渣装置中,再插入活动炉条2分离落下的炉渣, 接渣装置除渣;然后直接在上端炉芯的燃煤球上添加新煤球或煤块。实现换煤过程。但这 方法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燃煤球有可能烧结或活动炉条烧变形时,炉条阻力大,造成活动 炉条2抽不动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煤炉排渣 装置,可实现直接从炉上方连续添煤,封闭去煤球渣;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环保卫生等 特点。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芯和炉条;炉芯 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每根活动炉条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一 侧,该侧的保温层,炉芯的底端;活动炉条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上。对于空间直径较大炉膛,本技术在活动炉条之间还可以安装有固定炉条。以 保证整个炉桥的工作孔密度。本技术将现有技术的整体活动炉条改成独立活动炉条,换煤除渣时,可以用 手向外一根一根地抽拉活动炉条,炉条阻力小,克服了活动炉条抽不动的困难,具有操作简 单、使用安全,环保卫生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阐述。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附图中1炉芯;2活动炉条;3固定炉条;4炉壳;5保温层;6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2所示,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芯1和炉条2 ;炉芯(1)底端装有两 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 ;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4 一侧,该 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实施例2附图3所示,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芯1 ;炉芯⑴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 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 ;活动炉条2之间还有固定炉条3 ;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 穿过炉壳4 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 中的支撑板6上。权利要求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芯(1)和炉条(2、3);其特征在于炉芯(1)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4)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炉排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炉条(2)之间还有 固定炉条(3)。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属于大型煤炉的结构部件。主要包括炉芯(1)和炉条(2、3);其特征在于炉芯(1)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4)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本技术换煤除渣时,可以用手向外一根一根地抽拉活动炉条,炉条阻力小,克服了活动炉条抽不动的困难,具有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环保卫生等特点。文档编号F23J1/00GK201636881SQ201020144180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7日专利技术者姚志红, 邓志强 申请人:郴州自然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炉排渣装置,包括炉芯(1)和炉条(2、3);其特征在于:炉芯(1)底端装有两根或两根以上平行布设的活动炉条(2);每根活动炉条(2)自由独立地依次穿过炉壳(4)一侧,该侧的保温层(5),炉芯(1)的底端;活动炉条(2)的尖端搭架在相对侧保温层中的支撑板(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红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自然人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