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5808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模仁,模仁上开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接的胶道,胶道与型腔的连接处形成进胶口,该模具在进胶口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到进胶口处并隔离胶道与型腔的顶针。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设置于进胶口一侧的顶针于注入型腔内的塑料固化之前即截断型腔与胶道的连接,待产品成型后,产品位于进胶口处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毛边,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不需人工处理,成本低,效率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注塑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消费性产品的小型化、薄型化和高可靠性的发展趋势,加之产品更新速度的 不断加快及产品生产周期的不断縮短,要求制造业能高效率、高质量的大批量生产。但是, 因塑料产品在成型过程中,为向模具的型腔内注入胶水而需设置供胶水流入的胶道,产品 在成型后与型腔连接的胶道处的胶水固化并和型腔内的产品连接在一起的部分需以手工 的方式去除,大量的消耗了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产品成本,效率低,且人工去除后容易起 毛边,因而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于型腔内去除进胶部分的模具,该模具结构简单,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模仁,模仁上开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接的胶道,胶道与型腔的连接处形成进胶口 ,该模具在进胶口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到进胶口处并隔离胶道与型腔的顶针。 如上所述,本技术由设置于进胶口一侧的顶针于注入型腔内的塑料固化之前 即截断型腔与胶道的连接,待产品成型后,产品位于进胶口处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毛边, 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不需人工处理,成本低,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模具结构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模具结构的型腔内注满胶水且胶水未固化之前,顶针未顶出 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一种模具结构的型腔内注满胶水且胶水未固化之前,顶针顶出于进胶口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所示B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模仁 1 型腔 11 进胶口12 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 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l,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该模具包括一模仁l,模 仁上开设有型腔11,该模仁1上预留有使产品成型的胶道(图中未示),胶道与型腔11的 连接处形成进胶口 12,该模具1在进胶口 12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进胶口 12处并隔 离胶道与型腔ll的顶针2。 请参阅图2及图4,成型时,通过胶道向型腔11内注入熔融状态的塑料,塑料充填 完成后未冷却之前,顶针2即伸入进胶口 12处(如图3及图5所示),以封闭进胶口 12的 截面,从而截断型腔11与胶道之间的连接。待塑料固化后,胶道与型腔11连接处固化的部 分和型腔ll内的产品部分成分开状态,不需要再进行分开操作,而且产品位于进胶口 12处 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毛边。 综上所述,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由设置于进胶口 12 —侧的顶针2于注入型腔 ll内的塑料未固化之前即截断型腔ll与胶道的连接,待产品成型后,胶道与型腔ll连接处 固化的部分和型腔11内的产品部分成分开状态,不需要再进行分开操作,产品位于进胶口 12处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毛边,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不需人工处理,成本低,效率高。权利要求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模仁,模仁上开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接的胶道,胶道与型腔的连接处形成进胶口,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在进胶口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到进胶口处并隔离胶道与型腔的顶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模仁,模仁上开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接的胶道,胶道与型腔的连接处形成进胶口,该模具在进胶口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到进胶口处并隔离胶道与型腔的顶针。如上所述,本技术由设置于进胶口一侧的顶针于注入型腔内的塑料固化之前即截断型腔与胶道的连接,待产品成型后,产品位于进胶口处的表面平整光滑,没有毛边,保证了产品质量,且不需人工处理,成本低,效率高。文档编号B29C45/38GK201436191SQ20092005854公开日2010年4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何世雄, 何鹏, 吴小平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结构,该模具包括模仁,模仁上开设有型腔和与型腔相连接的胶道,胶道与型腔的连接处形成进胶口,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在进胶口的一侧设有一可活动地伸入到进胶口处并隔离胶道与型腔的顶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鹏吴小平何世雄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