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5682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包括抽气管道、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管路、裁切处吸尘头;裁切吸尘接口设置在抽气管道上,裁切处吸尘头设置在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裁切处,裁切吸尘管路连接裁切吸尘接口和裁切处吸尘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支路、裁切处吸尘头组成裁切吸尘机构,实现对电池芯卷绕机裁切处的吸尘处理,可有效解决了因粉尘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等质量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将上述的裁切吸尘机构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道,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可以实现极片刷尘和极片裁切吸尘的同时进行,通过设置阀门叶片并保证各自达到较佳效果。(*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设备,尤其涉及应用在电池芯卷绕机上的极片吸尘装置。
技术介绍
电池芯卷绕机用于将多个由具有第一前边缘的第一导电软电极和具有第二前边 缘的第二导电软电极组成的软带部件与一个分隔物卷绕在一个电化学电池中。电池芯卷绕 机通常包括极片送料机构、隔膜送料机构、卷绕机构和自动贴胶带机构,所述极片送料机构 和隔膜送料机构分别将两极片和隔膜送入所述卷绕机构,使之卷绕成电池卷芯,该电池卷 芯再被送入自动贴胶带机构贴上终止胶带。现有全自动电池电芯卷绕机的缺陷在于虽然能较好的解决极片表面的刷尘问 题,但极片裁切处的吸尘问题一直无法得已完全解决,以前仅仅靠接料盒接住落下的粉尘, 以致卷绕机制作出的电池芯经常因为没有被吸走的粉尘导致短路,影响电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主要解决电池芯卷 绕过程中裁切时的吸尘问题,减少电池芯因没有被吸走的粉尘导致短路等质量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包括抽气管道、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管 路、裁切处吸尘头;裁切吸尘接口设置在抽气管道上,裁切处吸尘头设置在电池芯卷绕机的 极片裁切处,裁切吸尘管路连接裁切吸尘接口和裁切处吸尘头。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将上述装置的裁切吸尘机构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 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道,并保证各自达到较佳效果。该进一步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还包括刷尘吸尘接口、阀门叶片及驱动机构; 刷尘吸尘接口设置在所述的抽气管道上,且相对抽气口设置在极片裁切吸尘接口的远端; 阀门叶片设置在抽气管道内,且位于刷尘吸尘接口与裁切吸尘接口之间,驱动机构与阀门 叶片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转轴连杆及转轴,气缸连接转轴连杆一端,转轴连杆另一 端连接转轴,所述抽气管道内设置的阀门叶片设置在转轴上。本技术通过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支路、裁切处吸尘头组成裁切吸尘机构, 实现对电池芯卷绕机裁切处的吸尘处理,可有效解决了因粉尘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等质量问 题。本技术进一步将上述的裁切吸尘机构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 道,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可以实现极片刷尘和极片裁切吸尘的同时进行,并保证各自达到较 佳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本技术基本主旨的体现,该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 尘装置包括抽气管道11、裁切吸尘接口 12、裁切吸尘管路13、裁切吸尘头14。裁切吸尘接 口 12设置在抽气管道11的侧壁上,与抽气口 111连通,裁切处吸尘头14设置在电池芯卷 绕机的极片裁切处(图中未示),裁切吸尘管路13连接裁切吸尘接口 12和裁切处吸尘头 14。裁切吸尘接口 12、裁切吸尘管路13及裁切吸尘头14组成一套裁切吸尘机构,本实施例 提供有两套相同的裁切吸尘机构。实施例二考虑到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道,节省资源,本技术提 供了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二提供的极片吸尘装置还包括刷 尘吸尘接口 15、阀门叶片16及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具体包括气缸17、转轴连杆18及转轴 19。刷尘吸尘接口 15设置在抽气管道11上,且相对抽气口 111设置在极片裁切吸尘接口 12的远端;气缸17连接转轴连杆18 —端,转轴连杆18另一端连接转轴19,转轴与抽气管 道内设置的阀门叶片16设置在转轴19上;且阀门叶片16布置在刷尘吸尘接口 15与裁切 吸尘接口 12之间的抽气管道11内。实施例二中,通过电信号控制的气缸17作动,进而控制阀门叶片16的开关,当极 片前进时阀门叶片16打开,刷尘吸尘机构(即刷尘吸尘接口 15连接的机构,图中未示)工 作,;当极片被裁切时,气缸17控制阀门叶片16的角度,保证裁切吸尘接口 12处吸力足以 吸走落下的粉尘;裁切完成后,气缸17打开阀门叶片16,从而实现动作的循环。本技术通过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支路、裁切处吸尘头组成裁切吸尘机构, 实现对电池芯卷绕机裁切处的吸尘处理,可有效解决了因粉尘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等质量问 题。本技术进一步将上述的裁切吸尘机构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 道,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可以实现极片刷尘和极片裁切吸尘的同时进行,并保证各自达到较 佳效果。权利要求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管道、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管路、裁切处吸尘头;裁切吸尘接口设置在抽气管道上,裁切处吸尘头设置在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裁切处,裁切吸尘管路连接裁切吸尘接口和裁切处吸尘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芯卷绕 机的极片吸尘装置还包括刷尘吸尘接口、阀门叶片及驱动机构;刷尘吸尘接口设置在所述 的抽气管道上,且相对抽气口设置在极片裁切吸尘接口的远端;阀门叶片设置在抽气管道 内,且位于刷尘吸尘接口与裁切吸尘接口之间,驱动机构与阀门叶片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 括气缸、转轴连杆及转轴,气缸连接转轴连杆一端,转轴连杆另一端连接转轴,所述抽气管 道内设置的阀门叶片设置在转轴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包括抽气管道、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管路、裁切处吸尘头;裁切吸尘接口设置在抽气管道上,裁切处吸尘头设置在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裁切处,裁切吸尘管路连接裁切吸尘接口和裁切处吸尘头。本技术通过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支路、裁切处吸尘头组成裁切吸尘机构,实现对电池芯卷绕机裁切处的吸尘处理,可有效解决了因粉尘导致电池出现短路等质量问题。本技术可以进一步将上述的裁切吸尘机构与卷绕机上现有的刷尘吸尘机构共用抽气管道,在节省资源的同时可以实现极片刷尘和极片裁切吸尘的同时进行,通过设置阀门叶片并保证各自达到较佳效果。文档编号H01M10/04GK201584458SQ20092005832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秀娟, 张严, 阳小光 申请人: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吸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管道、裁切吸尘接口、裁切吸尘管路、裁切处吸尘头;裁切吸尘接口设置在抽气管道上,裁切处吸尘头设置在电池芯卷绕机的极片裁切处,裁切吸尘管路连接裁切吸尘接口和裁切处吸尘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严刘秀娟阳小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