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江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圆筒体旋压机的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4244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金属圆筒体旋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芯轴、旋压部件和第一支撑旋转部件,芯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旋转部件上,在芯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旋转部件。第二支撑旋转部件抵靠住芯轴端面的中心。采用上述结构后,在第一支撑旋转部件和第二支撑旋转部件的共同作用下,可起到提高芯轴旋转的稳定性,避免芯轴出现弯曲变形,改善薄壁金属圆筒体的壁厚均一性、直线度、圆筒性和平滑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圆筒体旋压机的改良结构。技术背景通常,作为光学膜制造、纳米压印、大小型电子呈像式打印机用、高精度印刷的辊, 多使用壁厚为0. 03 0. 3mm范围的聚苯乙烯膜、聚酰亚胺膜制造。此外还有,在镀镍中进 行电镀,采用从母体上抽出在圆筒形母体上析出了镍金属的电铸品的镍电铸法制作。上述用途的辊,因为在连续进行加热、加压、冷却、剥离等处理的工序中使用,所以 希望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耐热性,另外,因作为旋转体使用,所以还需要出色的疲劳强度、 刚性。但是,若采用聚苯乙烯、聚酰亚胺一类的树脂材料作为辊体时,辊体的热传导性 差,而采用镍电铸产品作为辊体,虽然其热传导性出色,但在200°C以上的温度下会引起热 脆化。所以在打印设备行业,采用上述两种材料制成的辊体逐渐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采 用薄壁金属圆筒体制成的辊体。现有的薄壁金属圆筒体都是采用旋压加工机生产,该旋压加工机主要由芯轴和旋 压部件构成,生产过程是把圆筒状素管套于芯轴上,利用旋压辊对圆筒体素管外壁进行塑 性加工,圆筒体素管壁体变薄且沿轴向伸展,但目前对旋压加工机芯轴,只支撑其一端,另 一端悬空,例如图1所示,这种对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圆筒体旋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芯轴(1)、旋压部件(2)和第一支撑旋转部件(3),芯轴(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旋转部件(3)上,其特征在于:在芯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旋转部件(4)。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金属圆筒体旋压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芯轴(1)、旋压部件(2)和第一支撑旋转部件(3),芯轴(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支撑旋转部件(3)上,其特征在于在芯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