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体端部密封件和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15441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体端部密封件和具有这种端部密封件的显影装置,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显影辊等承载显影剂的旋转体端部进行密封。该旋转体端部密封件包括纤维部,该纤维部包含由中空纤维构成的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中空纤维构成的丝形成端部密封件的纤维部,能减轻丝的回弹,即使是对旋转体外周面的压缩荷重较小的情况也能进行充分地密封。由于压缩荷重较小,能减轻旋转体的扭矩,延长了旋转体的使用寿命。还有,即使在高速旋转时,在滑动部产生的摩擦热较小,所以能防止旋转体的温度上升,在显影剂为合成树脂材料等的场合,能防止显影剂的熔融和粘着。(*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图像形成装置的感光鼓、显影辊等承栽显影剂 的旋转体端部进行密封的旋转体端部密封件和具有这种端部密封件的显影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通常采用如图9所 示的电子照相方式进行图像的形成。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时,通 常采用碳粉12作为显影剂,通过显影辊13将碳粉12敷设到形成在感光 鼓l的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感光鼓l沿旋转方向la,即图9的顺时 针方向旋转,为使其表面处于带电状态,感光鼓1周围设有充电部件2。 对于充电部件2,在旋转方向la下游侧设有显影装置3。在显影装置3的 下游侧,设有与用于记录的纸4相接触的且位于纸4的下方的转印部件 5。在充电部件2的上游侧,设有清洁部件6。纸4在与感光鼓接触后,被 输送到定影部件7,通过加热辊8和加压辊9进4于加热和加压处理。对通过充电部件2使均匀地带上电荷的感光鼓1的表面进行光照 射,在被光照射部分的电荷消失,形成静电潜像。照射光10如在激光打 印机中为对应于应当记录的图像使发光强度改变的激光束,如在复印机中 为来自原稿表面的反射光。从显影装置3供给为带上电荷的碳粉12,使感 光鼓l表面的静电潜像显现。碳粉的电绝缘性高,由转印部件5进行与碳 粉相反极性的电晕放电,感光鼓1表面的碳粉被吸引并转印到纸4的表 面。转印到纸4上的碳粉通过定影部件7的加热加压至熔融之后,被固定 到纸4的表面。残留在感光鼓1的表面的碳粉用清洁部件6除去,不会对 通过充电部件2的带电产生障碍。显影装置3在框体11内储藏碳粉12,通过与感光鼓1接触的显影辊 13,供给碳粉12到感光鼓1上。为使框体11内的碳粉12高效地附着到 显影辊13的表面,设有供给辊14。供给辊14 一边接触到显影辊13, 一 边搅拌框体11内的碳粉12,输送碳粉12到显影辊13。为使相对于显影3装置3的框体11旋转的显影辊13的外周上附着的碳粉层控制在一定厚度 以下,用作为显影剂控制部件的刮刀15来控制。为使碳粉12带电,设有 直流电源16a、 16b。为使碳粉12顺利地从供给辊14转移到显影辊13, 直流电源16a在电压绝对值上,被设定为高于施加到供给辊14的直流电 源16b电压。显影辊13的旋转轴为了可以旋转,其旋转支撑部存在可由细小的碳 粉12通过的间隙。经由旋转支撑部泄漏的碳粉12会污染到图像形成装置 内部,且碳粉12也被浪费掉了。为了防止碳粉的泄漏,在显影辊13的外 周面,沿旋转轴线方向的两端附近和旋转轴的部分设有密封件。刮刀15在显影装置3供给以单组分碳粉作为显影剂的场合,具有控 制附着在显影辊13外周面上的碳粉U厚度的重要功能。在显影辊13的 轴线方向的两侧附近,来自刮刀端部的碳粉12易于旋转进入。通过刮刀 15的厚度控制效果会受损。因此,刮刀15的端部同样需要设置密封件。图10示出显影辊13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附近的密封状态,另一端侧 也是同样的。也就是说,显影辊13在轴线方向的两端侧,轴17通过轴承 18被可旋转地支撑到框体11。在显影辊13的外周面的两端,设有端部密 封件19以便碳粉12不会从设在框体11侧壁的轴承18的部分泄漏到外 部。在图9中,为简化起见,刮刀15作为框体11的一部分显示,实际上 与框体11是分开的部件。刮刀15通过安装板20安装到框体11,安装板 20用螺栓21固定到框体11上。在刮刀15端部的背面侧设有刮刀背面密 封件22。对于显影辊13的端部密封件19和对于刮刀15的刮刀背面密封 件22有部分重合,在接缝处容易产生间隙。图11 (a)和图11 (b)示出从图10的右侧看到的截面构成。图11 (a)示出从图10的剖面线A-A看到的状态,图11 (b)示出从图10的 剖面线B-B看到的状态。如图11 (b)所示,端部密封件19与刮刀背面密 封件22的接缝处由于容易产生间隙,所以碳粉容易泄漏。图12示出在框体11中安装有显影辊13、端部密封件19和刮刀背面 密封件22的状态下,将包含有刮刀15和安装板20的组装部件安装到框 体ll上的状态。如图13,端部密封件19具有两侧构造,在表面为毛毡层19a,里面为海绵之类的弹性发泡体层19b。在表面设毛毡层19a是因为有 必要接触显影辊13的外周面并进行密封,减小接触的摩擦阻力。对现有的旋转体的端部的密封是用毛毡或海绵、或者是毛毡和海绵 重叠的密封件、或者是管状的密封件等进行的。为进行充分地密封,有必 要提高旋转体的贴紧性,用强压缩或强挤压进行碳粉的密封。这是为了提 高与旋转体的贴紧性,防止碳粉渗入到密封部。由此,旋转体的扭矩增大,对旋转体产生多余的负荷,影响到机械的寿命。在高速回转时密封件 和旋转体的接触部的摩擦较大,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导致辊的温度上升, 从而导致辊变劣质化,还有碳粉为树脂的场合,该热量容易使碳粉软化而 产生粘着。如图9所示,在电子照相方式中,在作为像承载体的感光鼓1上形 成静电潜像,选择性地供给来自来自显影装置的带电的碳粉进行显影。在 显影装置3中对旋转的显影辊13有必要进行密封,同时关于感光鼓也有 进行针对碳粉密封的必要。关于作为清洁部件6的清洁装置的密封的在先 技术是在日本特许公报公开的平4 - 41350、平4-41351号公报中揭示。 即使是这些在先技术中,清洁刮刀的端部背面侧和像承载体分别设置各自 的密封件,也是使用毛毡或弹性发泡体作为密封件的材料。以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时所使用的感光鼓1或显影辊13之类的旋 转体的端部的密封是必须提高贴紧性和增大旋转体的扭矩,这会严重影响 机械的寿命。相反地,为减轻扭矩,用较低的荷重密封,会发生密封性变 差,碳粉进入密封件内部,碳粉落下和飞散到周边的问题。还有,在高速 旋转时,通过在密封件和旋转体的接触部的摩擦热,旋转体的温度上升较 大,在碳粉为树脂的场合,会有碳粉软化粘着的现象。为改善这些,支撑 旋转体的构造肯定会变得复杂化,带来部件数量的增加等问题。如图10所示,显影辊13的侧边用端部密封件19防止碳粉12的泄 漏,但是要充分地密封是困难的。碳粉12的泄漏,在图9的框体中每次 填充碳粉的时间间隔缩短,运营成本上升。现有的显影辊端部密封件19是毛毡或海绵,或是毛趕与海绵重叠的 密封件,还可在绒毛状的密封件等中使用丝。在使用毛毡的显影装置3中,为提高滑动性而使用注册商标为特氟纶(TEFLON)的四氟化乙烯制的 毛桂等。使用海绵的场合使用密封性能高的硅海绵。但是,为提高对于显 影辊13的贴紧性,用强压缩或强挤压进行碳粉12的密封。由此,旋转驱 动显影装置3的扭矩较高,会造成传送机构的齿轮的磨损和出现浓度不均 的现象。相反地,减小压缩力,碳粉12会渗入到端部密封件19内,以及 碳粉12的落下和飘散,导致机器内部受到污染,从而降低印刷品质。还有,在端部的作为显影剂控制部件的刮刀15和显影辊13的密封 性中,由于存在高低平面的差异,现有技术为了进行充分的密封,端部密 封件19和刮刀背面密封件22使用多个密封件,密封显影辊13的端部和 刮刀15的背面。并且,密封件由于在强压缩状态下使用,会产生需要较 大的扭矩才能驱动的问题。在使用纤维状的密封件的场合,考虑到永久形变,纤维使用较粗的 丝,弹性力增大,用于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体端部密封件,包括有纤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部包含由中空纤维构成的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诗逸
申请(专利权)人:特新机电东莞有限公司特新企业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