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04251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驱动支架、安装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拉杆、弹簧和摩擦轮,电机安装架一端铰接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并可在水平方向灵活转动,另一端通过拉杆再次与左、右侧架连接,拉杆上套装弹簧,弹簧压装在电机安装架与左、右侧架之间;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其输出轴端安装摩擦轮;所述驱动支架的左侧架前部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驱动支架的左、右侧架后部安装有光电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传动安全可靠,可实现物品的往返运送,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输送
,具体是涉及一种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机械自动化输送
,输送一般采用链式或带式传动,链式传动不 仅噪声大,而且需要不断润滑。带式传动虽然克服了噪声大和需要不断润滑的缺点,但是其 结构形式比较单一,不适合多方向、多层面上的物品输送。摩擦驱动的输送系统输送方式不 仅综合了链式和带式传动的输送方式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小巧,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是现 有的一些摩擦驱动装置通常只适合单方向运行,而不能实现往返运动,当物品需要往返运 动时,这种摩擦驱动装置就无法满足要求,导致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安全可靠的可 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 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 轨道上的驱动支架、安装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 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拉 杆、弹簧和摩擦轮,电机安装架一端铰接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并可在水平方向灵活转 动,电机安装架另一端通过拉杆再次与左、右侧架连接,拉杆上套装弹簧,弹簧压装在电机 安装架与左、右侧架之间;减速电机安装在电机安装架上,其输出轴端安装摩擦轮;所述驱 动支架的左侧架前部安装有行程开关,第一摩擦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安装架向外转动时,会 触碰到行程开关;所述驱动支架的左、右侧架后部安装有光电开关。 所述电机安装架一端设有连接座,所述驱动支架的左、右侧架上设有铰接座,铰接 座与连接座通过销轴和轴承安装连接,电机安装架可绕销轴在水平方向上灵活转动;连接 座上安装有固定销轴的卡板,以防止销轴转动。 所述摩擦轮包括芯轮和包胶轮,芯轮固定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包胶轮安装在 芯轮上,包胶轮周边与台车联系杆摩擦接触。 本技术结构巧妙,传动安全可靠,可实现物品的往返运送,应用范围更加广 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驱动架与减速电机安装架连接情况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l-驱动支架、2-夹板、3-减速电机、4-摩擦轮、5-芯轮、6-包胶轮、 7_电机安装架、8-光电开关、9-连接座、10-弹簧、11-拉杆、12-行程开关、13-卡板、14-销 轴、15-轴承、16-第一开关安装板、17-轨道、18-台车联系杆、19-铰接座、20-第二开关安 装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4所示,所述轨道17为工字型,驱动支架1的横梁放在工字型轨道17的 上表面上,通过螺栓、夹板2与轨道17固定连接;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上分别安装有结 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所述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 构分别包括电机安装架7、拉杆11、弹簧10和摩擦轮4,电机安装架7 —端设有连接座9,所 述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上设有铰接座19,铰接座19与连接座9通过销轴14和轴承15 安装连接,电机安装架7可绕销轴14在水平方向上灵活转动;连接座9上还通过螺钉安装 有固定销轴14的卡板13,以防止销轴14转动;电机安装架7的另一端通过拉杆11再次与 左、右侧架连接,拉杆11上套装弹簧10,弹簧10压装在电机安装架7与左、右侧架之间,通 过调节弹簧10的压力可使摩擦轮4压紧台车联系杆18,以获取足够的摩擦力。 减速电机3安装在电机安装架7上,其输出轴端安装摩擦轮4,所述摩擦轮4由芯 轮5和包胶轮6构成,芯轮5通过螺钉固定在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包胶轮6通过螺栓安 装在芯轮5上,包胶轮6周边与台车联系杆18摩擦接触,可增大二者间的摩擦系数。 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外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开关安装板16、第二开关安装板20, 第一开关安装板16的前端安装有行程开关12,行程开关12位于驱动支架1前部,当第一摩 擦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安装架7向外转动时,会触碰到行程开关12并发出信号;所述第一、第 二开关安装板16、20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光电开关8,光电开关8位于驱动支架1后部。 当台车联系杆18从正方向进入时,碰到并撑开第一、第二摩擦驱动机构中的摩擦 轮4,摩撑轮4带动减速电机3、电机安装架7 —起绕着销轴14在水平方向上向外转动,电 机安装架7向外转动时压到行程开关12,行程开关12得到信号并传给减速电机3,减速电 机3开始正向运转并驱动摩撑轮4,摩擦轮4通过摩擦力推动台车联系杆18前行。完成动 作后,摩撑轮4、减速电机3和电机安装架7在弹簧10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行程开关12复 位,减速电机3停止动作。 当台车联系杆18从反方向进入时,光电开关8首先得到信号,并传给第一、第二摩 擦驱动机构中的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需要反转。当台车联系杆18撑开摩擦轮4,行程开 关12受到压迫得到信号并传给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开始反向转动并驱动摩撑轮4反转, 同样摩擦轮4通过摩擦力推动台车联系杆18前行。完成动作后,摩撑轮4、减速电机3和电 机安装架在7在弹簧10的作用下恢复到原位,行程开关12复位,减速电机3停止动作。权利要求一种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17)上的驱动支架(1)、安装在驱动支架(1)左、右侧架上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7)、拉杆(11)、弹簧(10)和摩擦轮(4),电机安装架(7)一端铰接在驱动支架(1)左、右侧架上,并可在水平方向灵活转动,电机安装架(7)另一端通过拉杆(11)再次与左、右侧架连接,拉杆(11)上套装弹簧(10),弹簧(10)压装在电机安装架(7)与左、右侧架之间;减速电机(3)安装在电机安装架(7)上,其输出轴端安装摩擦轮(4);所述驱动支架(1)的左侧架前部安装有行程开关(12),第一摩擦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安装架(7)向外转动时,会触碰到行程开关(12);所述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后部安装有光电开关(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机安装架(7) —端设有连接座(9),所述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上设有铰接座(19),铰接座 (19)与连接座(9)通过销轴(14)和轴承(15)安装连接,电机安装架(7)可绕销轴(14)在 水平方向上灵活转动;连接座(9)上安装有固定销轴(14)的卡板(13),以防止销轴(14)转动。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摩擦轮(4) 包括芯轮(5)和包胶轮(6),芯轮(5)固定在减速电机(3)的输出轴上,包胶轮(6)安装在 芯轮(5)上,包胶轮(6)周边与台车联系杆(18)摩擦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上的驱动支架、安装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拉杆、弹簧和摩擦轮,电机安装架一端铰接在驱动支架左、右侧架上,并可在水平方向灵活转动,另一端通过拉杆再次与左、右侧架连接,拉杆上套装弹簧,弹簧压装在电机安装架与左、右侧架之间;减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往返运动的摩擦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轨道(17)上的驱动支架(1)、安装在驱动支架(1)左、右侧架上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的第一摩擦传动机构和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摩擦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安装架(7)、拉杆(11)、弹簧(10)和摩擦轮(4),电机安装架(7)一端铰接在驱动支架(1)左、右侧架上,并可在水平方向灵活转动,电机安装架(7)另一端通过拉杆(11)再次与左、右侧架连接,拉杆(11)上套装弹簧(10),弹簧(10)压装在电机安装架(7)与左、右侧架之间;减速电机(3)安装在电机安装架(7)上,其输出轴端安装摩擦轮(4);所述驱动支架(1)的左侧架前部安装有行程开关(12),第一摩擦传动机构中的电机安装架(7)向外转动时,会触碰到行程开关(12);所述驱动支架(1)的左、右侧架后部安装有光电开关(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余建朱国新金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