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富集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孢囊的装置,属于水质 安全
技术介绍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parvum)和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 目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种水传肠道病原微生物。隐孢子虫以卵囊(Oocyst)的形式存在 于水中,致病量一般为10个活卵囊;而贾第鞭毛虫以孢囊(Cyst)的形态存在于水中,致病 剂量一般为10 25个活孢囊。“两虫”的介水传播会引发严重的公共安全事件。目前国际 上对因“两虫”感染引发的肠道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在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明确规定饮用水中“两虫”的水平应为每10升水中小于 1个卵囊或孢囊。美国国家环保总局(USEPA)制定并发布的1623方法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两 虫”检测标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过滤作用截留水中的两虫,随后使用洗涤液将截留在滤 囊表面的“两虫”洗涤,随后采用免疫磁分离、DAPI染色及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计数等方法 进行定量测定。由于该方法在洗脱滤囊的过程中造成“两虫”的损失,使 ...
【技术保护点】
混凝富集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孢囊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外筒(3)和与其同轴的内筒(4),外筒和内筒具有密闭连接的顶盖(2),外筒与内筒形成封闭的消毒区(14),消毒区中部均匀设有2~4根紫外灯管(5),电动搅拌机(1)通过支撑(13)固定在装置的顶部,电动搅拌机的搅拌桨(6)通过顶盖伸入内筒,外筒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进气管(8)和出气管(9),内筒的中下部及底部均设有出水管(7),顶部设有进料管(16),出水管和进料管均穿过外筒伸出,絮体收集区(10)通过法兰(15)与内筒紧密相连,絮体收集区顶部设有应急排水管(12),底部设有絮体收集管(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励,张会宁,于鑫,魏博,张胜华,刘冰,张舒婷,邬卓颖,许金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