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蓄专利>正文

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87409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金属管管体、内置于外金属管管体内的工质、内置金属管,所述内置金属管同心置于在外金属管管体内蒸发段内,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间形成环缝,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相连接,内置金属管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大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接触面,内置金属管管壁的温度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增强了环缝效应。实验表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管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管,尤其是一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二)
技术介绍
热管是人们所知的最有效的传热元件之一,重力热管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它由金 属管壳及内置于管内的工质组成,管内形成一定的负压并充入适量的工质后加以密封,以 应用于太阳热热水器的重力热管为例,将重力热管的冷凝段插入水箱中,当太阳光能辐射 热管蒸发段的时候,热量通过金属管壁进入热管内部,热管内部的工作液体受热汽化,蒸汽 上升到热管冷凝段放出热量加热水箱中的水,蒸汽冷凝成液体后回到热管蒸发段接受太阳 热,重新汽化成蒸汽,再上升到冷凝段放出热量。如此反复循环。 随着热管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即在管内蒸发段内插入同心的 内置管,其强化传热效果显著,实验表明,其蒸发段的传热系数较无内置管的热管提高了 2-3倍。(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传热效果更为显著的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金属管管体、内置于外金 属管管体内的工质、内置金属管,所述内置金属管同心置于在外金属管管体内蒸发段内,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间形成环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 管体相连接,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有较大的接触面,位于连接处上边缘、环缝 下部的内置金属管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 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置金属管管壁的温度能得到很快的提高, 增强了环缝效应。实验表明,本技术热管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接触面的高度与内置金属管环缝段的高度之比大于等于0. 08。 该比值保证了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的接触面。 再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内置金属管由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 又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为一体。 上述两技术方案将使环缝效应将更加明显。热管的热效率更高。(四)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3 附图1中各序号分别为1、外铜管管体;2、内置铜管;3、环缝;4、连接处;5、小孔; 6、工质;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l,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 闭的外铜管管体1、内置于外铜管管体内的工质6、同心置于外铜管管体内蒸发段的内置铜 管2,内置铜管2的下端周边与外铜管管体1相连接为一体,内置铜管2与外铜管管体1间 形成环缝3,位于连接处4上边缘、环缝3下部的内置铜管2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5。上 述各小孔的面积之和大于等于环缝轴向截面积。连接处4接触面的高度&与内置金属管 环缝段的高度^之比0. 09。 本技术实施例中,内置铜管管壁的温度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增强了环缝效应。 本技术热管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 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本说明书后毋需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再现出本技术,在 此就不再详述了。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 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金属管管体、内置于外金属管管体内的工质、内置金属管,所述内置金属管同心置于在外金属管管体内蒸发段内,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间形成环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相连接,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有较大的接触面,位于连接处上边缘、环缝下部的内置金属管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的 高度与内置金属管环缝段的高度之比大于等于0. 0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金属 管由传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4. 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为一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金属管管体、内置于外金属管管体内的工质、内置金属管,所述内置金属管同心置于在外金属管管体内蒸发段内,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间形成环缝,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相连接,内置金属管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本技术通过增大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接触面,内置金属管管壁的温度能得到很快的提高,增强了环缝效应。实验表明,本技术热管的热效率得到了提高。文档编号F28D15/02GK201463672SQ20092004635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6日专利技术者李蓄 申请人:李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结构的内置管式重力热管,包括两端封闭的外金属管管体、内置于外金属管管体内的工质、内置金属管,所述内置金属管同心置于在外金属管管体内蒸发段内,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间形成环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金属管下端周边与外金属管管体相连接,内置金属管与外金属管管体连接处有较大的接触面,位于连接处上边缘、环缝下部的内置金属管管壁上均匀开有多个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蓄
申请(专利权)人:李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