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托牙粘合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45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公开一种包含水不溶性抗菌剂的新型可固化组合物。该可固化组合物可以用于抑制细菌在可固化组合物表面、可固化组合物内部以及可固化组合物周围相邻空间内的生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或置于直接与生物表面相接触的可固化组合物方面的改进。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可固化组合物及其用法,它可在固化并随后置于与生物表面接触之后,用于防止微生物在该可固化组合物1个或多个表面、可固化组合物内部或与可固化组合物相邻部位的生长。2.相关技术描述科学已为我们提供大量通常可通过加热、加压和/或诱导聚合由原始的、可延展状态转变为最终不可延展状态的组合物。此类组合物为我们提供大量可先模塑为要求的形状,然后诱导转变为最终不可变形、与原来模塑形状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此类方法可利用热或压力(或二者)的作用通过操纵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将材料转变为所要求的形状,或者可替代地,利用引发剂和/或活化剂在整个成形物质中引发聚合反应。替代地,固化过程可简单地随着组合物从周围环境吸湿而发生。此种固化过程还可在某些类型粘合剂中看到,例如氨酯系列嵌缝胶以及托牙粘合剂。被称之为丙烯酸的一类材料(就本公开的目的而言,它将涵盖完全或部分地由下列材料构成的组合物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或聚合物,单独或彼此组合和/或与其他不饱和和/或饱和化合物的组合)作为特别适合制作与身体相接触的假体正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丙烯酸类,已被用于成形牙齿修复材料、托牙、临时牙冠以及桥接材料,乃至人造手指甲和脚指甲,并且还用作生物表面(这里,被定义为活生物的任何外部或内部表面)与假体之间的增粘剂(以便提供例如永久牙齿修复材料所要求的长期戴用)。可固化丙烯酸组合物当受到恰当引发和催化时将发生自由基加成聚合反应,具有放热(即产生热量)的特征。由于生物表面上不可避免地群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故惰性物体(如假体和粘合剂)当置于与此类表面相接触时,将遭到表面移生以及随之而来的这些微生物的渗透。另外,流体向生物与非生物表面之间的渗透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理想条件。若不存在任何防止此种移生的保护机制,则与生物表面相接触的物体上将会群居比原来生物表面本身密度更高的微生物。于是,假体就可能变成潜在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土壤,随后它本身也成为相邻活组织的感染源。例如,惰性物体与生物表面之间咬合界面以及余隙,由于湿气在那里的积累(而且,常常是隔绝氧气,这将造成一种有利于厌氧微生物生长的环境)能够培养微生物群落,使之发展到比该生物表面不处于咬合状态时更大的数量。这种界面现象的一个例子便是继发龋的发生,这被认为是由于微生物渗入所致,特别是导致龋齿(牙齿腐烂)的那些微生物渗入到牙齿修复材料(如汞合金或树脂基复合材料)与天然牙齿表面之间的界面余隙中。在牙齿修复物的制备、充填及修光的过程中,修复材料的余隙适配,乃是除了修复体质量以及与天然牙齿表面之间粘附强度之外,对于修复体作为永久假体的寿命至关重要的因素。如果修复材料的粘附力不足,或者修复材料的形状略有不吻合,则时刻包围着修复材料的诸如唾液之类的口腔流体将能够渗入到修复材料与天然牙齿之间的界面中。微生物随着渗入的流体而带入,并在余隙空间内移生。某些微生物,如各种链球菌突变体(Streptococcus mutans)的代谢物具有对天然牙齿结构的潜在破坏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便出现牙齿界面侵蚀(继发龋以及可能的修复破坏)。继发龋已证明是牙齿修复失效的主要原因。出现失效的原因是链球菌突变体这种致病微生物通过微渗漏和/或细菌在余隙或修复材料与牙齿之间界面的积累,沿牙齿龋洞壁渗入到牙齿结构中。继发龋在连接珐琅质的修复体周围的发生可采用含氟修复材料来缓解。然而,氟化物的释放量已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下降,因此这种修复材料的长期龋齿抑制能力依然不确定。为克服这一缺点,一直试图采取用抗菌剂来弥补修复材料。复合修复材料中加入氯己定(洗必太),即一种水溶性阳离子抗菌剂,基本上不成功,原因在于效能的下降和物理性能的恶化。还曾尝试在修复材料中加入其他类型抗菌剂。最近,Imazato等人,美国专利5,733,949,在实验复合材料中加入溴化(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二烷基吡啶鎓)(MDPB),表明链球菌突变体在修复材料表面的附着有所减少。然而,不同于氯己定,圆盘扩散法证明并不存在任何抑菌区,说明没有释放抑菌剂或者释放量低于MIC(最低抑菌浓度)水平。这一发现说明,MDPB具有潜在缺陷,因为它不能解决细菌通过珐琅质-修复体界面渗透和杀灭龋洞配制物中细菌的问题。涉及珐琅质-修复体周围的继发龋的发生可采用含氟化物的修复材料来减轻。氟化物的功能是使羟基磷灰石转变为氟化磷灰石,后者具有更强的抗酸蚀能力。采用氟化物的主要缺点在于,它不具有明显抗菌活性而且由于其在周围的口腔水介质中溶解度高,容易被洗掉或扩散出去。为克服上述缺点之一,曾尝试在牙齿材料如托牙丙烯酸类以及托牙软衬底中加入一种抗口腔微生物效能比氟化物更强的抗菌剂。氯己定及其乙酸盐或葡糖酸盐是一种水溶性阳离子抗菌剂,能抑制或杀灭各种各样的口腔病原体。然而,在此种组合物中加入氯己定会导致该高度溶于水的抗菌剂的迅速释放,从而损害固化材料的物理性能。例如参见,J.McCourtie等人,“唾液和血清对各种假丝酵母属在氯己定处理的托牙丙烯酸类材料上附着的影响”《医疗微生物学杂志》卷21,(1986),209~213;以及M.Addy“托牙及软衬底材料作为口腔药物载体的活体研究”,《口腔修复杂志》,卷8,(1981),131~142。还进行了在修复材料中加入其他类型抗菌剂的尝试。最近,Imazato等人在美国专利5,733,949中公开了在实验组合物中加入溴化(甲基丙烯酰氧基十二烷基吡啶鎓)(MDPB)的方法,表明链球菌突变体对修复材料表面的附着减轻了。然而不同于氯己定,圆盘扩散法未显示任何抑菌区的证据,这表明没有抑菌剂的释放或者释放量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水平。这一发现说明MDPB存在存在潜在缺陷,因为它不能解决细菌通过珐琅质-修复体界面渗透和杀灭(牙齿)龋洞配制物中细菌的问题。有证据表明,表面珐琅质的脱矿质作用是由链球菌突变体以及其他致龋微生物产生的酸所致,而沿龋洞壁的脱矿质作用则是由酸对外珐琅质表面的侵蚀与酸穿过龋洞壁与修复材料之间间隙造成进一步侵蚀或微渗漏之间的联合作用所致。这2种类型酸侵蚀均可通过在外表面、龋洞壁以及微渗漏区域沉积上抑菌剂加以防止。因此,抑龋剂或抗菌剂的存在可通过降低珐琅质的溶解性或抑制细菌活性来减轻或消除龋斑的形成。还曾尝试将不溶于水的抗菌剂加入到补齿材料中以抑制表面滋生。参见,《大阪大学口腔学院学报》,卷35,pp.5~11,1995。在日本专利申请3~118309中,将三氯生加入到可光固化复合材料的单体中,随后用固化光使材料固化。就大多数测试的组合物来说,三氯生释放到周围介质中的浓度极其低(0.02μg/ml)。结果,直至三氯生含量大大超过1wt%,即4wt%,研究人员才观察到由各种不同三氯生浸渍(含量)的组合物制成的圆盘周围细菌的减少。只是到了4wt%三氯生,才在由光固化复合修复材料制备的圆盘周围观察到少许抑菌区(<1mm)。该固化组合物对修复材料周围(即与之不直接接触)的介质中的细菌抑制或杀灭效能,当含量低于4%三氯生时,表现不足。牙齿修复材料,特别是树脂基复合材料(它通常包括基于改性丙烯酸单体和/或聚合物的流体基质载体和由玻璃、二氧化硅以及其他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放在托牙与口腔之间的托牙粘合剂材料,该材料包含:水不溶性载体,1种或多种水可溶胀聚合物,它以精细分散形式分散在整个载体中,以及水不溶性抗菌剂,它以形成能够抑制细菌在其中生长的抑菌区的方式从该材料中释放出来。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8-2-19 60/075,176;US 1998-2-19 60/075,246;US1.一种用于放在托牙与口腔之间的托牙粘合剂材料,该材料包含水不溶性载体,1种或多种水可溶胀聚合物,它以精细分散形式分散在整个载体中,以及水不溶性抗菌剂,它以形成能够抑制细菌在其中生长的抑菌区的方式从该材料中释放出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水不溶性抗菌剂的使用浓度足以基本防止,当该材料接触到口腔时微生物在该材料上的生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水不溶性抗菌剂选自卤化二苯醚、卤化N-水杨酰苯胺、苯甲酸酯、卤化N-碳酰苯胺(ca rbanali de)以及酚类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其中水不溶性抗菌剂的使用含量占组合物重量的约0.10wt%~小于4wt%。5.如权利要求1的材料,其中水不溶性抗菌载体是三氯生。6.一种制备放在托牙与口腔之间的托牙粘合剂材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水不溶性载体、1种或多种以精细分散形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E蒙特格梅里RO沃尔夫
申请(专利权)人:奥拉修蒂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