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顺华专利>正文

离心型炼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53674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型炼油机,属于滤油机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滤油装置和排渣装置,滤油装置是由电动机经带动内油桶组成,排渣装置由刮渣摇杆带动刮渣器组成。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利用毛油随内油桶做旋转运动产生离心力使油渣附着于内油桶的内壁,使整个过程无需滤布和加压泵,不仅安全、节能,而且所得净油更加纯净且无油泡,又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低,使用时维修方便,设备的使用寿命长,可作为现有滤油机的更新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炼油机,确切地说是一种离心型炼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炼油机有很多种,一般俗称滤油机,用于提炼毛油。现有炼油机普 遍存在着效率低,浪费滤布,残留毛油,耗能高,制造成本高,维修难,高压危险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炼油机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高效率、无需滤布、 无毛油残留、低能耗、简易无压的新型炼油机,方便快捷地提炼毛油。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离心型炼油机,包括排渣装置和滤油装 置,机体最上方为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与翻盖相连,翻盖与外油桶相连;虑油装置由电动机 带动内油桶组成;排渣装置由刮渣摇杆和刮渣器组成;具有下油口,刮渣器刮下内壁的油 渣从该下游口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离心式无压过滤,使得整个提炼过程更加安 全可靠、效率大幅度提高、降低了能耗,且得到的净油无油泡。本技术中不含加压油泵 和真空泵,因此工艺结构大大简化。综上所述,本技术提高了原有炼油机的实用性、安 全性、环保性,可作为原有炼油机的更新换代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刮渣摇杆 2.进料漏斗 3.翻盖铰链 4.排渣口 5.外油桶 6.内 油桶 7.止动机构 8.刮渣器 9.下油口 10.排油口 11.传动装置 12.电动机 13.翻盖把手14.翻盖15.翻盖拉扣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本技术是一种离心型炼油机。主体为外油桶5和内油桶6,电动机 11通过减速传动装置12与内油桶6相连,刮渣器8与刮渣摇杆1相连。工作过程如下先在排油口处备好盛放净油的容器,再开动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内 油桶做旋转运动。把混有盐开水的毛油倒入进料漏斗,毛油在内油桶中受离心力的作用,其 中的油渣便会自动紧密地附着于内桶壁,一段时间之后关闭电动机,净油便会经内油桶的 下油口流到外油桶,最后经排油口排出。当需要排出内桶壁的油渣时,只需制动内油桶,翻 开上端的翻盖,插入刮渣摇杆,手动刮渣摇杆带动刮渣器旋转一到两周,即可刮下内壁的油 渣,再将油渣清除出内油桶即可。权利要求离心型炼油机,包括排渣装置和虑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最上方为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与翻盖相连,翻盖与外油桶相连;虑油装置由电动机带动内油桶组成;排渣装置由刮渣摇杆和刮渣器组成;具有下油口,刮渣器刮下内壁的油渣从该下游口排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型炼油机,属于滤油机械领域。本技术包括滤油装置和排渣装置,滤油装置是由电动机经带动内油桶组成,排渣装置由刮渣摇杆带动刮渣器组成。由于本技术是利用毛油随内油桶做旋转运动产生离心力使油渣附着于内油桶的内壁,使整个过程无需滤布和加压泵,不仅安全、节能,而且所得净油更加纯净且无油泡,又由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低,使用时维修方便,设备的使用寿命长,可作为现有滤油机的更新换代产品。文档编号B04B1/02GK201676754SQ201020126268公开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9日专利技术者尹顺华 申请人:尹顺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离心型炼油机,包括排渣装置和虑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机体最上方为进料漏斗,进料漏斗与翻盖相连,翻盖与外油桶相连;虑油装置由电动机带动内油桶组成;排渣装置由刮渣摇杆和刮渣器组成;具有下油口,刮渣器刮下内壁的油渣从该下游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顺华
申请(专利权)人:尹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