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5115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包括直燃高压发生器(9)、中压发生器(11)、低压发生器(1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5),在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烟气出口管道(10)内增设一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该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所述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溶液管路上;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的管程串联设置进入中压发生器(11)的溶液管路上;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的管程串联设置在进入低压发生器(13)的溶液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直燃三效机的燃料热量利用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量损失。(*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燃三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排烟热 量利用装置。属制冷设备
(二)
技术介绍
以往的直燃三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包括冷水机组和冷 热水机组,下同)(以下简称直燃三效机)如图l所示,多次利用冷剂蒸汽 的凝结热。与一般的蒸汽双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相比,增加了一只高压发生器和一只溶液热交换器。溶液在高压、中压、低压发生器 中被分别加热,高压发生器由燃油、燃气或高温烟气等热源加热,产生的 冷剂蒸汽加热中压发生器,中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再加热低压发生器, 实现热源的多次利用,达到节能的效果。由于直燃三效机直燃高压发生器的溶液温度超过200°C,甚至达到220 r以上,造成直高发的排烟温度远高于直燃双效机的温度,甚至达到250 x:以上的排烟温度,比直燃双效机的排烟损失增大4%以上,大大增加了 烟气的排热损失。有效利用高温排烟热量,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量 损失,是提高三效机COP有效途径,同时降低直燃三效机燃料消耗,同时 获得节能和环保收益。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直燃 三效机的燃料热量利用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量损失的新型直 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 置,包括直燃高压发生器、中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蒸发器、吸收器、 高温溶液热交换器、中温溶液热交换器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在所述直燃 高压发生器的烟气出口管道内增设一排烟热量利用装置,该排烟热量利用 装置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烟气换热管束、中温烟气换热管 束、低温烟气换热管束,所述高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高温 溶液热交换器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的溶液管路上,高温溶液热交换器的出 口溶液进入高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内,被管外高压发生器排出烟气加热升 温后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使烟气实现第一次降温;中温烟气换热管束的 管程串联设置在进入中压发生器的溶液管路上,使进入中压发生器的溶液 先进入中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内,被管外烟气加热升温后再进入中压发生 器,使烟气实现第二次降温;低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中温 溶液热交换器进入低压发生器的溶液管路上,使进入低压发生器的溶液先 进入低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内,被管外烟气加热升温后再进入低压发生器, 使烟气实现第三次降温。本技术通过采用溶液对直燃高压发生器排烟热量的三次回收,实 现烟气热量的分级回收利用,使排烟温度降低。可以使烟气的排烟温度降低到14(TC以下,大大提高烟气的利用效率,降低排烟损失,降低燃料消 耗和运行费用,提高直燃三效机制冷COP。附图说明图1以往直燃三效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收器l、蒸发器2、冷剂泵3、溶液泵4、低温溶液热交换器 5、凝水换热器6、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直燃高压 发生器9、烟气出口管道10、中压发生器11、节流装置12、低压发生器 13、冷凝器14、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 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图中溶液流程为正串联流程的直燃三效机,由直燃高压发 生器9、中压发生器11、低压发生器13、蒸发器2、吸收器1、高温溶液 热交换器8、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低温溶液热交换器5以及连接管路、泵 和阀门等组成。在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烟气出口管道10内增设一排烟热量 利用装置15,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 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所述高 温烟气换热管束16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进入直燃高压 发生器9的溶液管路上,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的出口溶液进入高温烟气换 热管束16的管内,被管外高压发生器排出烟气加热升温后进入直燃高压发 生器9,使烟气实现第一次降温;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进入中压发生器11的溶液管路上,使进入中压发生 器11的溶液先进入中温烟气换热管束的管内,被管外经高温烟气换热管束 一次降温后的烟气加热升温后再进入中压发生器,使烟气实现第二次降温; 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低压发 生器13的溶液管路上,使进入低压发生器13的溶液先进入低温烟气换热 管束18的管内,被管外经中温烟气换热管束二次降温后的烟气加热升温后 再进入低压发生器13,使烟气实现第三次降温。实现烟气热量的分级回收 利用,使排烟温度降低,提高直燃三效机制冷COP。图2所示的高压发生器、中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的溶液流程为正串 联流程,上述方案也适用于溶液流程是并联流程、串并联流程或倒串联流 程;冷却水可以是并联流程或串联流程。蒸发吸收器可以是二段的或单段 的。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包括直燃高压发生器(9)、中压发生器(11)、低压发生器(13)、蒸发器(2)、吸收器(1)、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烟气出口管道(10)内增设一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该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所述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溶液管路上;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的管程串联设置进入中压发生器(11)的溶液管路上;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低压发生器(13)的溶液管路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直燃高压发生器(9)、中压发生器(11)和低压发生器(13)的溶 液流程为正串联流程、并联流程、串并联流程或倒串联流程。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的冷却水为并联流程或 串联流程。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和吸收器(1)是单段或二段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包括直燃高压发生器(9)、中压发生器(11)、低压发生器(13)、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5),在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烟气出口管道(10)内增设一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该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所述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溶液管路上;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的管程串联设置进入中压发生器(11)的溶液管路上;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的管程串联设置在进入低压发生器(13)的溶液管路上。本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直燃三效机的燃料热量利用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减少排烟热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直燃三效机排烟热量利用装置,包括直燃高压发生器(9)、中压发生器(11)、低压发生器(13)、蒸发器(2)、吸收器(1)、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和低温溶液热交换器(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烟气出口管道(10)内增设一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该排烟热量利用装置(15)壳程沿烟气流动方向上依次设有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所述高温烟气换热管束(16)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高温溶液热交换器(8)进入直燃高压发生器(9)的溶液管路上;中温烟气换热管束(17)的管程串联设置进入中压发生器(11)的溶液管路上;低温烟气换热管束(18)的管程串联设置在出中温溶液热交换器(7)进入低压发生器(13)的溶液管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洪财徐建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