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6266 阅读:4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包括一气嘴、一阀片以及一罩体,所述阀片可开合式覆盖住气嘴的气口,该阀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自由部,该阀片的连接部固装于气嘴内侧的台阶上;所述罩体固装于气嘴的内侧,于该罩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该罩体与前述阀片间夹设一弹簧,充气时阀片的自由部在气流的压力下向罩体方向弯折而使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充气结束后该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并推动阀片的自由部自动复位而重新覆盖住气嘴的气口。借此,通过阀片与罩体间夹设一弹簧,利用弹簧的可伸缩性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充气工作中的自动开启阀片及自动关闭阀片的单向进气自动控制功能,极大提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嘴阀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
技术介绍
目前,日常所用的充气物品如游泳圈、橡皮艇、充气玩具或充气式的家具等,其皆 为以充入气体的方式而应用的物品,由于充气式的物品在未充气前体积小,便于携带,故深 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有的各种充气物品均设置有一气嘴,以作为气体的进出口。然而,目 前习用的气嘴阀体在充气时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众所周知,气嘴设置有一容许气体单向 行进的阀片,该阀片覆盖住气嘴的气口而使充气物品中的气体不会向外泄溢,现有的气嘴 阀体在充气开始前需手动将阀片开启,外界的气体才能由气嘴的气口向充气物品中充入, 充气结束后也需手动操作才能使阀片复位,继而重新将气口覆盖以防止充入充气物品中的 气体排出,极其依赖于人工操作,给广大用户带来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解决现有的气嘴阀体 在充气工作时给用户带来不便的问题,其在开始充气时能自动开启阀片,充气结束后又能 自动关闭阀片,极大地提高了本技术在使用上的便利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包括一气嘴、一阀片以及一罩体,所述阀片可开 合式覆盖住气嘴的气口,该阀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自由部,该阀片的连接部固装于气嘴内 侧的台阶上;所述罩体固装于气嘴的内侧,于该罩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该罩体与前述阀 片间夹设一弹簧,充气时阀片的自由部在气流的压力下向罩体方向弯折而使该弹簧处于压 缩状态,充气结束后该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并推动阀片的自由部自动复位 而重新覆盖住气嘴的气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嘴为一两端开口的圆筒管状结构,其外管壁中段处环 设一向外延伸的外突缘,该气嘴以外突缘为界,其上方为气嘴的外侧,下方为气嘴的内侧, 该气嘴的外侧螺合有一盖体,该气嘴的内侧稍向中央处延伸出前述台阶及一插槽,所述罩 体插装于该插槽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台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阀片的凸柱,阀片的连接部通过 一固定件定位于台阶上,对应于台阶上的凸柱,阀片的连接部上设置有插孔,插孔套装于凸 柱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设置有与凸柱对应的固定孔,凸柱依次穿过插孔 和固定孔并与该固定件固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片于连接部及自由部的交接处设置有一凹槽,形成一 利于阀片开关的折痕。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阀片上设置有一第一弹簧座,罩体上设置有一第二弹簧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该第一弹簧座、第二弹簧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座设置有插杆,罩体的底面设置有对应的插口, 插杆插伸于插口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簧座和第二弹簧座上设置有用于收纳弹簧之两端 的定位槽。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有益效果,具体而言,其主要系通过于阀 片与罩体间夹设一弹簧,充气时外界气体在气嘴的气口中向充气物品方向急速涌动,阀片 受气体涌动所产生的压力而开启,此时阀片的自由部向罩体方向弯折而使弹簧处于压缩状 态,外界气体可源源不断地经由气泵的充气口、气嘴的气口、罩体的通气孔充入充气物品 中,充气结束后该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并推动阀片的自由部自动复位而重 新覆盖住气嘴的气口,防止充入充气物品中的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本技术在充气工作 中的自动开启阀片及自动关闭阀片的单向进气自动控制功能,极大提高本技术在使用 上的便利性,有利于市场竞争。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 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图;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图;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图;附图标识说明10、气嘴11、外凸缘13、盖体14、台阶15、插槽20、阀片21、连接部22、自由部24、第一弹簧座30、固定件31、固定孔40、罩体41、通气孔421、插杆43、插口50、弹簧60、气泵12、气口 131、密封圈 141、凸柱211、插孔 23、凹槽 241、定位槽42、第二弹簧座 422、定位槽61、充气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充 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其包括一气嘴10、一阀片20、一用于将阀片20固定在气嘴10上 的固定件30以及一罩体40,其中所述气嘴10为一两端开口的圆筒管状结构,其外管壁中段处环设一向外延伸的 外突缘11,用以与气泵60的特定位置定位连接,使得外界气体只能经由气嘴10中央部分的 气口 12充入充气物品。该气嘴10以外突缘11为界,其上方为气嘴10的外侧,相对的其下 方为气嘴10的内侧,该气嘴10的外侧螺合一盖体13,用于密封气嘴10的气口 12,该盖体 13的内周缘设置有一密封圈131,该密封圈131采用柔韧性良好的橡胶制成,用于增强盖体 13的密封效果;该气嘴10的内侧稍向中央处延伸出一台阶14及一用于固接所述罩体40的 插槽15,该台阶14上具有用于连接阀片20的凸柱141。所述阀片20为一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片状结构,该阀片20可开合式覆盖住气嘴 10的气口 12,该阀片20具有一连接部21和一自由部22,阀片20的连接部21固装于前述 气嘴10内侧的台阶14上并通过一固定件30定位,且于连接部21及自由部22的交接处设 置有一凹槽23,形成一利于阀片20开关的折痕。对应于台阶14上的凸柱141,阀片20的 连接部21上设置有插孔211,插孔211对应套装于凸柱141上;以及,于该阀片20上还设 置有一第一弹簧座24,用以与下述罩体40上的第二弹簧座42配合。所述固定件30设置有与前述凸柱141对应的固定孔31,凸柱141依次穿过插孔 211、固定孔31并与该固定件30固接,则固定件30与气嘴10上的台阶14夹住阀片20的 连接部21而使其定位。所述罩体40为一碗状结构,其插装于气嘴10内侧的插槽15上,该罩体40上设置 有多个通气孔41及一第二弹簧座42,该第二弹簧座42设置有插杆421,罩体40的底面设 置有对应的插口 43,插杆421插伸于插口 43中,且于该第二弹簧座42及前述第一弹簧座 24上还设置有用于收纳弹簧50之两端的定位槽422、241。以及,于该罩体40及所述阀片 20间夹设一弹簧50,该弹簧50的两端分别收纳于第一弹簧座24的定位槽241及第二弹簧 座42的定位槽422,利用定位槽241、422以收纳弹簧50的两端,防止弹簧50端部脱出,有 利于为弹簧50的组装提供便利,保证弹簧50的工作性能,进而使阀片20的复位更为稳定 可靠。充气时阀片20的自由部22在气流的压力下向罩体40方向弯折而使该弹簧50处于 压缩状态,充气结束后该弹簧50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并推动阀片20的自由部 22自动复位而重新覆盖住气嘴10的气口 12。充气时,如图3及图4所示,打开盖体13后将气嘴10的气口 12与气泵60的充气 口 61对接,气泵60启动后外界气体源源不断地通过充气口 61向气嘴10内侧的阀片20方 向涌动,气体对阀片20产生的压力会推动阀片20的自由部22向罩体40方向弯折(如图 4),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物单向进气式气嘴阀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气嘴、一阀片以及一罩体,所述阀片可开合式覆盖住气嘴的气口,该阀片具有一连接部和一自由部,该阀片的连接部固装于气嘴内侧的台阶上;所述罩体固装于气嘴的内侧,于该罩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该罩体与前述阀片间夹设一弹簧,充气时阀片的自由部在气流的压力下向罩体方向弯折而使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充气结束后该弹簧在自身弹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并推动阀片的自由部自动复位而重新覆盖住气嘴的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