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精度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4207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它包括顶针轴(1)、轴承、丝杠螺母(2)以及尾架套(3),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在尾架套(3)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1)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上述结构,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将活顶针和死顶针合为一体,方便操作;轴承直接套在顶针轴上,并采用高精度轴承,刚性好,精度高;顶针轴顶端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耐磨损。(*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顶针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
技术介绍
顶针装置主要用于工件的夹固、支承和定位,主要包括顶针轴、轴承以及尾架套 等。在机床上进行切削加工时,工作的前端用工装夹具进行基准定位,后端用顶针顶紧,并 且顶针通过动力装置进行顶紧,从而使工件在进行切削加工时与机床和刀具间保时正确的 相对位置。现有技术中,顶针装置一般分为两种,即活顶针和死顶针,活顶针和死顶针分别 用于不同要求的工件加工,操作起来不方便。另外,顶针装置结构用连接件将轴承与专用尾 架主轴连接起来,刚性不够好,影响了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顶针轴顶端也容易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能够实现活顶针、死顶针一体化 结构,精度高,刚性好。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顶针轴、轴 承、丝杠螺母以及尾架套,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 向安装的锁紧螺栓。 本技术所述顶针轴顶端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 本技术所述的轴承均为高精度轴承。 本技术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小平台。 本技术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大平台。 本技术采用的上述结构,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 锁紧螺栓,将活顶针和死顶针合为一体,方便操作;轴承直接套在顶针轴上,并采用高精度 轴承,刚性好,精度高;顶针轴顶端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耐磨损。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顶针轴的顶端为小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技术顶针轴的顶端为大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知,该种新型高精度顶针包括顶针轴1、轴承、丝杠螺母2以及尾架套3, 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在尾架套3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1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4。 将锁紧螺栓4拧紧后可作死顶针使用,将锁紧螺栓4松开后可作活顶针使用,实现死顶针、 活顶针一体化两用功能;轴承直接套在顶针轴上,由于减少了中间连接件,提高了刚性,加 之采用高精度平面轴承5结合高精度滚柱轴承6、7安装,精度高。本技术所述的顶针3轴1顶端的表面喷焊硬质合金,制造方便且耐磨损。本技术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小 平台,可以防止应力集中致顶针损坏;本技术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大平台,顶端尺寸 根据中心孔尺寸决定,可以使尾架套移动距离最小。本技术将覆盖技术方案所描述的 范围,以及权利要求范围的各种变型和等效变化,在不偏离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的 前提下,对本技术所作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 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包括顶针轴、轴承、丝杠螺母以及尾架套,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其特征在于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精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轴顶端表面设有硬质A^戶 n五fe o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精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均为高精度轴承。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精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小平台o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精度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针轴的顶端为大平台o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它包括顶针轴(1)、轴承、丝杠螺母(2)以及尾架套(3),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在尾架套(3)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1)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4)。本技术采用的上述结构,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将活顶针和死顶针合为一体,方便操作;轴承直接套在顶针轴上,并采用高精度轴承,刚性好,精度高;顶针轴顶端表面设有硬质合金层,耐磨损。文档编号B23B23/00GK201455287SQ20092003870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孙靖圻, 盛乔林 申请人:江苏双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高精度顶针,包括顶针轴、轴承、丝杠螺母以及尾架套,轴承安装在顶针轴上,其特征在于:在尾架套的顶端位置与顶针轴之间设有径向安装的锁紧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乔林孙靖圻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