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钻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12078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定位钻套,由套筒(1)和套筒裙板(2)组合而成。在套筒(1)的一端有套筒裙板(2),该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有连接孔。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定位爪(3)。各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各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45°;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各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定位爪的底平面实现轴向定位,解决了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的问题,提高了加工孔口倒角或加工薄壁环类零件的孔口端面一边毛刺的制造精度,缩短了装备调整时间,使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中的孔口倒角或去除孔口毛剌的工装,具体是一种定位钻套
技术介绍
薄壁环类零件数控车床加工后,切断面一边的孔口需要加工的内孔倒角或去除薄 壁环类零件孔口的翻边毛剌,需要在钻床上加工、由于被加工的薄壁环类零件需要加工的 内孔倒角、或需要去除孔口翻边毛剌一边的切断面是设计的基准面,由于原直孔钻套结构 (见图1),下端面无排屑、散热功能,因此在加工时,去除孔口翻边毛剌一边的切断面,不能 与直孔钻套下端面贴合,使加工时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无法重合,基准不重合产生的误 差,将直接影响被加工薄壁环零件的倒角大小或孔口端面毛剌去除的质量,造成尺寸稳定 性不好,使一次交验合格率有较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被加工件的设计基准与加工时的定位基准无法重合 导致被加工零件交验合格率低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定位钻套。 本专利技术由套筒和套筒裙板组合而成。套筒的内径同刀具的外径,并且与刀具间隙 配合。在定位钻套套筒的一端有裙板,该裙板的圆周上分布有连接孔。套筒另一端的端面 上均布有多个定位爪,定位爪的外侧表面与定位钻套套筒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的内侧 表面为向钻套套筒内延伸的楔角形,楔角形的内径使刀具在加工时与之不发生干涉;楔角 的角度a为35° 45° ;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多个定位爪的端面为共面与定位钻 套轴线垂直。 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钻套自身可径向定位的功能基础上,在套筒的端面增加了多个定位 爪,各定位爪的底面与钻套套筒轴线垂直并且共面,借助钻床夹具和专用刀具,通过定位爪 3的底平面实现轴向定位,解决了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的问题,提高了加工孔口倒角 或加工薄壁环类零件的孔口端面一边毛剌的制造精度,縮短了装备调整时间,使工作效率 有较大的提高。附图说明附图1是直孔钻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定位钻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定位钻套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附图4是定位爪局部结构示意图的放大图 附图5是定位钻套、刀具与零件的配合示意图; 附图6是定位钻套、刀具与零件配合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其中 1.套筒2.套筒裙板3.定位爪4.刀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去除有色金属类零件毛剌定位钻套,采用工具钢制成。 本实施例由圆形套筒1和套筒裙板2组合而成。套筒1的内径同刀具4的外径, 并且与刀具4间隙配合。套筒裙板2位于套筒1的一端,并且该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 有连接孔。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三个定位爪3,三个定位爪之间的空间部分用于排 屑、散热。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 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 45° ,本实施例中,楔角的角度为35。; 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三个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去除有色金属类零件毛剌定位钻套,采用碳素工具钢制成。 本实施例由圆形套筒1和套筒裙板2组合而成。套筒1的内径同刀具4的外径, 并且与刀具4间隙配合。套筒裙板2位于套筒1的一端,并且该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 有连接孔。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五个定位爪3,五个定位爪之间的空间部分用于排 屑、散热。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 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 45° ,本实施例中,楔角的角度为45。; 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五个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去除有色金属类零件毛剌定位钻套,采用合金工具钢制成。 本实施例由圆形套筒1和套筒裙板2组合而成。套筒1的内径同刀具4的外径, 并且与刀具4间隙配合。套筒裙板2位于套筒1的一端,并且该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 有连接 L。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四个定位爪3,四个定位爪之间的空间部分用于排 屑、散热。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 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 45° ,本实施例中,楔角的角度为40。; 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四个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权利要求一种定位钻套,为圆形套筒,该套筒的内径同刀具的外径,并且与刀具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该钻套的套筒(1)的一端有套筒裙板(2);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定位爪(3);各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的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45°;多个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2. 如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定位钻套,其特征在于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有连接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定位钻套,由套筒(1)和套筒裙板(2)组合而成。在套筒(1)的一端有套筒裙板(2),该套筒裙板(2)的圆周上分布有连接孔。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定位爪(3)。各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各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45°;定位爪(3)的端面为平面,并且各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本专利技术通过定位爪的底平面实现轴向定位,解决了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的问题,提高了加工孔口倒角或加工薄壁环类零件的孔口端面一边毛刺的制造精度,缩短了装备调整时间,使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高。文档编号B23B49/02GK201446265SQ20092003346公开日2010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代志顺, 王金录, 薛志茂 申请人: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位钻套,为圆形套筒,该套筒的内径同刀具的外径,并且与刀具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该钻套的套筒(1)的一端有套筒裙板(2);套筒(1)另一端的端面上均布有多个定位爪(3);各定位爪(3)的外侧表面与套筒(1)的外圆周面共面;定位爪(3)的内侧表面为向套筒(1)的筒体内延伸的楔角形,并且该楔角的角度为35°~45°;多个定位爪(3)的端面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茂王金录代志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