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2759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装备,具体为引导钻头钻孔与钻模配套的一种钻套。包括钻套顶端、钻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加工螺纹,钻套顶端端面上设有凹槽,钻套顶端与钻套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经改进后,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比原先通过木榔头、铜榔头等外力敲击,把镶嵌在钻模通孔中钻套卸退出来都要来得轻松。整个更换时间也大大缩短,效率与可靠性高,避免钻套因外力过大而造成碎裂或钻模钻套孔径向负载导致裂痕。(*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装备,具体为引导钻头钻 孔与钻模配套的一种轴套。
技术介绍
机加工中,尤其是钳床加工中,钻模、制孔板是用得比较多的工艺备件。以钻模为 例通常与钻模配套的工艺配件是钻套,安装时,钻套通过外力敲击后,镶嵌在钻模的通孔 中,待钻套固定后,钻头伸入钻套内径孔进行钻孔加工。在实际生产中,钻套损耗较大。这是因为首先,钻头在加工中,时不时地与钻套的内壁碰擦。经过一段时间,钻套的内壁已 造成刮擦损伤。内径尺寸也就偏大。若再使用下去,加工出的孔径尺寸及孔距有偏差,导致 产品报废。其次,拆卸钻套的方式和装配一样,都得通过,如木榔头、铜榔头等外力敲击,把 镶嵌在钻模通孔中钻套卸退出来。由于操作人员的技巧掌握不一,用力过猛会敲裂钻套,或 者钻模自身结构不足所致,钻套安装位置离钻模边缘较近,稍稍用力就会使钻模边缘部分 开裂,严重还会导致钻套被挤碎、甚至崩裂。根据实践经验,降低钻套加工性或装卸性损耗,有两种途径解决1、改变钻模构造。这种制作工艺复杂、涉及方面较多、周期较长,成本较高。2、改变钻套自身结构。这种制作手段较灵活,无论对钻套还是钻模的结构改动都 较少。钻模构造随被加工零部件外形和定位结构变化而变化,因此很难有所改变。只有 通过改变钻套本身结构来达到目的。假如能有一种方案,使钻套安装和拆卸都能轻松、便捷地完成,那将会有效地解决 原先装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改变钻套的结构,使钻套安装和拆卸都能轻 松、便捷地完成,有效解决原先装卸不便的问题。钻套,包括钻套顶端、钻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加工螺纹, 所述钻套顶端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宽度为6-8mm,深度为5mm,每次装卸使用专用扳 手,通过螺纹旋紧、松启,以此达到装卸钻套的目的。所述钻套顶端与钻套本体的连接处设 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比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螺纹外径小5-7mm。这样有利 于钻套外径段上螺纹能有效成型。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在安装和拆卸时,通过钻套的外螺纹达到旋 紧、松启,有利于装、卸。钻套顶端外径比钻套外螺纹直径大10-12mm,安装时,钻套外螺纹与 钻模上的钻套预制孔内螺纹啮合。当帽檐与钻模面接触到时,钻套也就自然与钻模端面贴合,表明安装已到位。钻套作为钻模的主要配件,加工性损耗较大,更换频度高。这是因为钻套的内径壁 与钻头的刀刃不时地接触碰擦,造成内径壁的损伤。当钻套的内径尺寸“被不断扩大”比原 来大0. 08-0. IOmm时,就有必要进行更换。新型钻套能使原来装卸方式变得轻松便捷,符合 实际加工需求。本技术是将钻套的外径改制成外螺纹后,每次装卸都使用专用扳手,通过螺 纹旋转旋紧、松启,以此达到装卸钻套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经改进后,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比原先通过木 榔头、铜榔头等外力敲击,把镶嵌在钻模通孔中钻套卸退出来都要来得轻松。整个更换时间 也大大缩短,效率与可靠性高,避免钻套因外力过大而造成碎裂或钻模钻套孔径向负载导 致裂痕。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安装时无辅助定位要求。加工时也无需改变原 有操作习惯,同时能使原来装卸方式变得轻松便捷,符合实际加工需求。附图说明图1现有钻套的结构图;图2现有钻套的剖视图;图3现有钻套的装配剖视图;图4本技术钻套的结构图;图5本技术钻套的剖视图;图6本技术钻套的俯视图;1-钻套顶端;2-钻套本体;3-环形凹槽;4-钻套本体外径壁上的螺纹;5-钻套顶 端的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 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附图6,钻套顶端上开设凹槽,方便每次装卸使用专用扳手,如附图5,钻套外径 段上,由原来的光杆段加制成外螺纹,通过螺纹旋紧、松启,装卸钻套。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 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钻套,包括钻套顶端、钻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加工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顶端端面上设有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宽度为6-8mm,深度为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顶端与钻套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环 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直径比所述钻套本体的外 径壁上螺纹外径小5-7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领域,涉及机械加工中的工艺装备,具体为引导钻头钻孔与钻模配套的一种钻套。包括钻套顶端、钻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加工螺纹,钻套顶端端面上设有凹槽,钻套顶端与钻套本体的连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螺纹钻套经改进后,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比原先通过木榔头、铜榔头等外力敲击,把镶嵌在钻模通孔中钻套卸退出来都要来得轻松。整个更换时间也大大缩短,效率与可靠性高,避免钻套因外力过大而造成碎裂或钻模钻套孔径向负载导致裂痕。文档编号B23B49/02GK201702418SQ201020233558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叶善培, 季明浩, 沈剑 申请人:上海海事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套,包括钻套顶端、钻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套本体的外径壁上加工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明浩叶善培沈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