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组合脉冲爆震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706137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涡轮组合脉冲爆震发动机,进气装置位于发动机壳体最前端,压气机位于进气装置下游与进气装置同轴;压气机和径向涡轮共轴;导流机匣是压气机和径向涡轮间的平滑过渡壳体;导向器位于导流机匣与径向涡轮之间;进气阀位于导流机匣和发动机壳体内壁之间;扩压缓冲腔开始于压气机下游,终止于进气阀上游;多管爆震室在进气阀下游,外环壁面为部分发动机壳体,内环壁面构成内环壁;径向涡轮下游为内流道;点火系统为多管爆震室的点火装置;多管爆震室出口连接喷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长不超过压气机最大外缘直径对应的长度,可大大减落爆震循环与涡轮工作的耦合作用,具有较高的工作频率,有利于功率的提取。(*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组合脉冲爆震发动机,包括进气装置、压气机、扩压缓冲腔、径向涡轮、导向器、导流机匣、进气阀、点火系统、多管爆震室、喷管、内流道、发动机壳体及内环壁,其特征在于:沿发动机的气流方向,进气装置位于发动机壳体最前端,压气机位于发动机壳体内、进气装置下游并与进气装置同轴布置;压气机和径向涡轮通过公共轴相连,径向涡轮的涡轮盘在上游,叶片向下游;导流机匣是压气机和径向涡轮间的平滑过渡壳体;导向器与径向涡轮同轴,位于导流机匣与径向涡轮之间;进气阀位于导流机匣和发动机壳体内壁包围形成的气流流路内,并在压气机和径向涡轮位置之间;扩压缓冲腔开始于压气机下游,终止于进气阀上游,是由导流机匣和发动机壳体围成的环形腔道,扩压缓冲腔出口截面积应大于压气机与发动机壳体内壁形成的气流流道的最小面积;多管爆震室在进气阀下游,由多个独立爆震管沿圆周管环形分布而构成,该环状多管爆震室的外环壁面为部分发动机壳体,其内环壁面构成内环壁,内环壁与发动机壳体的间距应大于采用的燃料/空气混合物的1倍胞格尺寸,同时内环壁下游端面与多管爆震室下游端面在同一平面;环状多管爆震室从其上游端面开始在内环处开有环型空腔,导向器及径向涡轮包于该环形空腔内,径向涡轮叶片与内环壁最小间距小于1mm,径向涡轮最大外缘直径与内环壁上游端面最大尺寸相同;径向涡轮下游为内流道,内流道由内环壁所包围形成,内环壁上游插入导向器内,插入深度为0.2~0.6倍的导向器轴向长度;点火系统为多管爆震室的点火装置,一个爆震管对应一个点火系统;多管爆震室出口连接喷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严传俊范玮郑龙席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