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模拟方法、分子模拟装置、分子模拟程序及记录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7076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方法,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配置步骤配置的原子的位置而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而得到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获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子模拟方法、分子模拟装置、分子模拟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尤其涉及为了追求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方法、分子模拟装置、分子模拟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技术介绍
以往,基于古典力学和量子力学等使用计算机探索物质科学整体现象的方法论中,众所周知的有基于分子动力学法的分子模拟技术。分子模拟技术是在分子层面上解释分子势能和最稳定结构等物质特性的技术。 但是,由于分子模拟技术主要用于材料的物性预测,因此还不存在在复杂的形状和一般的机械构造物等中配置原子的方法。在此,作为将物体的复杂形状划分到有限的区域进行模型化并进行计算的方法,例如有有限要素法。并且,在进行二元运算中,为了在三角形或四角形区域均匀地划分物体,有时会使用网格生成程序(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7495号公报)。 但是,如果将上述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网格生成方法应用到如分子动力学的原子排列,在只使用三角形要素的情况下,由于用三角形填充物体区域作为目的,因此三角形不能保持一定的大小,在很多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大小。 并且,根据配置原子的形状,有时三角形呈特别歪曲的状态。因此,如果单纯地在网格的格子点中配置原子,根据初期原子配置的粗密情况会发生极大的应力,最糟糕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物理量的计算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求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方法、分子模拟装置、分子模拟程序以及记录有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方法,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配置步骤而配置的原子的位置而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而得到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获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据此,可以求出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因此,根据原子配置的信息适当地修正作用势,并设法再现物性值或物理量,从而即使表现复杂形状,也不会产生非物理性的残留应力等,可以实现稳定的计算。 在所述原子配置步骤中,最好在所述形状上生成网格,在所生成的网格的交点配置原子。通过生成网格,可以容易并有效地配置原子。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最好为只以两个原子间距离作为独立变量的两体间作用势。据此,使用最简单的作用势形式,可以有效地计算两体间作用势。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最好基于各沃罗诺伊点,取得包含作用有两个原子间作用力的截面面积和原子间结合能的作用势参数,并使用所述作用势参数来决定原子间作用势,其中,所述各沃罗诺伊点是通过使用了由所述原子配置步骤而配置的各原子点的沃罗诺伊多面体解析而得到的。据此,可以计算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可以适当地修正原子间作用势。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装置,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配置单元所配置的原子的位置来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取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单元。据此,可以求出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因此,根据原子配置的信息适当地修正作用势,并设法再现物性值或物理量,从而即使表现复杂形状,也不会产生非物理性的残留应力等,可以实现稳定的计算。 所述原子配置单元最好在所述形状上生成网格,在所生成的网格的交点配置原子。通过生成网格,可以容易并有效地配置原子。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最好为只以两个原子间距离作为独立变量的两体间作用势。据此,使用最简单的作用势形式,可以有效地计算两体间作用势。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最好基于各沃罗诺伊点,取得包含作用有两个原子间作用力的截面面积和原子间结合能的作用势参数,并使用所述作用势参数来决定原子间作用势,其中,所述各沃罗诺伊点是通过使用了由所述原子配置步骤而配置的各原子点的沃罗诺伊多面体解析而得到的。据此,可以计算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可以适当地修正原子间作用势。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模拟程序,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配置单元所配置的原子的位置来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取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单元。据此,可以求出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因此,根据原子配置的信息适当地修正作用势,并设法再现物性值或物理量,从而即使表现复杂形状,也不会产生非物理性的残留应力等,可以实现稳定的计算。并且,通过将执行程序安装到计算机中,可以容易地实现分子模拟处理。 所述原子配置单元最好在所述形状上生成网格,在所生成的网格的交点配置原子。通过生成网格,可以容易并有效地配置原子。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最好为只以两个原子间距离作为独立变量的两体间作用势。据此,使用最简单的作用势形式,可以有效地计算两体间作用势。 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最好基于各沃罗诺伊点,取得包含作用有两个原子间作用力的截面面积和原子间结合能的作用势参数,并使用所述作用势参数来决定原子间作用势,其中,所述各沃罗诺伊点是通过使用了由所述原子配置步骤而配置的各原子点的沃罗诺伊多面体解析而得到的。据此,可以计算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可以适当地修正原子间作用势。 本专利技术提供记录有所述分子模拟程序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据此,通过记录介质,可以在其他的多个计算机中容易地安装分子模拟程序。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得到稳定且恰当的物性值或物理量。据此,根据原子配置的信息适当地修正作用势,并设法再现物性值,从而即使表现复杂形状,也不会产生非物理性的残留应力等,可以实现稳定的计算。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分子模拟装置的硬件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为表示分子模拟装置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分子模拟处理顺序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A为表示用于说明表现出复杂形状时的作用势(potential)的修正理由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B为表示用于说明表现出复杂形状时的作用势的修正理由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为表示Lennard-Jones作用势的例子的图。 图6A为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沃罗诺伊(voronoi)多面体解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B为表示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沃罗诺伊多面体解析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A为表示在二维中施加了横向负荷的梁的情况的图。 图7B为表示梁的弯曲长度与挠度(Deflection)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C为表示梁的振动(周期)(Time)与振幅(Amplitude)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A为表示在三维中施加了负荷的梁的情况的图。 图8B为表示梁的弯曲长度与挠度(Deflection)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C为表示梁的振动(周期)(Time)与振幅(Amplitude)之间的关系的图表的一个例子的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为分子模拟装置,11为输入装置,12为输出装置,13为驱动装置,1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子模拟方法,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该分子模拟方法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配置步骤配置的原子的位置而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而得到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获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7-31 199646/20071.一种分子模拟方法,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该分子模拟方法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配置步骤配置的原子的位置而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基于通过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而得到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获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原子配置步骤中,在所述形状上生成网格,在所生成的网格的交点配置原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间作用势为只以两个原子间距离作为独立变量的两体间作用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步骤基于各沃罗诺伊点,取得包含作用两个原子间作用力的截面面积和原子间结合能的作用势参数,并使用所述作用势参数来决定原子间作用势,其中,所述各沃罗诺伊点是通过使用了由所述原子配置步骤而配置的各原子点的沃罗诺伊多面体解析而得到的。5.一种分子模拟装置,通过模拟求出预先设定的形状的物性值或物理量,该分子模拟装置包含在所述形状中配置原子的原子配置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配置单元所配置的原子的位置来取得原子间作用势的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基于由所述原子间作用势取得单元所取得的原子间作用势进行分子动力学计算,以取得物性值或物理量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子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配置单元在所述形状上生成网格,在所生成的网格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市岛大路大西良孝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