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713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为一个紧凑型螺旋管,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或出口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空气流通性好、热交换面积大、金属外壁导热性好、散热效果好、美观且易多组串联安装,尤其适合用作地源空调系统的室内墙侧热交换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涉及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供热和供冷已成 为普遍需求。传统的空调系统通常需要分别设置冷源(制冷机)和热源(锅炉)才能满 足供冷和供热需求,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而且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氟利昂污染环境,对人 类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利用地表浅层恒温的特点达到夏天制 (供)冷、冬天制(供)热,既可供暖又可制(供)冷的水循环地源空调系统,由于地源空调 系统采用水循环,其换热温差不是很大,特别需要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室内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室内换热的螺旋管热 交换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所述 的热交换器主体为一个紧凑型螺旋管,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呈椭圆形。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呈圆形。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的上下呈弧形、中间呈矩形。本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空气流通性好、热交换面积大、金属外壁导热性好,散 热效果好,美观且易多组串联安装,尤其适合用作地源空调系统的室内墙侧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图3,本技术的螺旋管热交换器,其主体为一个紧凑 型螺旋管1,螺旋管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2和出口接管3。本技术的螺旋管热交换器中的螺旋管的端视面可以是呈椭圆形,也可以是呈 圆形,还可以是上下呈弧形、中间呈矩形。根据室内空间大小以及所需要的制冷制热量,本技术的螺旋管热交换器可以 多个串联使用。安装时另外配设一个支撑架支撑在螺旋管热交换器的底部。权利要求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为一个紧凑型螺旋管,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呈椭圆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呈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管的端视面的上下 呈弧形、中间呈矩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为一个紧凑型螺旋管,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或出口接管。本技术螺旋管热交换器空气流通性好、热交换面积大、金属外壁导热性好、散热效果好、美观且易多组串联安装,尤其适合用作地源空调系统的室内墙侧热交换器。文档编号F28D7/02GK201615712SQ20102011290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1日专利技术者宋逸 申请人: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管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主体为一个紧凑型螺旋管,螺旋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口接管和出口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冶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