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6274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层技术领域;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底层包括镍‑铬合金和第一硅烷偶联剂改性钛粉;所述中间层包括氧化铝、镍‑钨‑钼合金和金刚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述表层包括氧化锆、氧化铝和氟化镁。制备步骤为:S1.预处理:对管道内表面进行喷砂处理;S2.采用等离子喷涂法在管道内表面喷涂底层;S3.采用高速火焰喷涂法在底层表面喷涂中间层;S4.采用电弧喷涂法在中间层表面喷涂表层;S5.烧结;S6.采用第二硅烷偶联剂对烧结后的管道内表面进行封孔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采用底层、中间层和表层的多层协同结构,各层功能明确且相互配合,可针对性应对极端工况挑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层,具体是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石油天然气开采的压裂作业中,压裂液输送管面临着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压裂液通常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如酸、碱、盐等,这些物质会对管道内表面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同时,压裂液在管道内高速流动,会对管道内表面造成强烈的冲刷和摩擦,导致管道磨损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

2、因此,研发一种具有优异耐磨、耐腐蚀性能的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提高压裂液输送管的耐磨以及耐腐蚀性能。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所述底层包括镍-铬合金和第一硅烷偶联剂改性钛粉;所述中间层包括氧化铝、镍-钨-钼合金和金刚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所述表层包括氧化锆、氧化铝和氟化镁。

4、上述底层中,镍-铬合金提供耐蚀性,钛粉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厚度为50-100μm,其中,镍-铬合金和硅烷偶联剂改性钛粉二者的质量比为(90~97):(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厚度为200-300μm,其中,氧化铝、镍-钨-钼合金和金刚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三者的质量比为:(50~65):(20~3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包括底层、中间层和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厚度为50-100μm,其中,镍-铬合金和硅烷偶联剂改性钛粉二者的质量比为(90~97):(3~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厚度为200-300μm,其中,氧化铝、镍-钨-钼合金和金刚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三者的质量比为:(50~65):(20~30):(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裂液输送管内表面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的厚度为30-50μm,其中,氧化锆、氧化铝和氟化镁三者的质量比为(25~35):(55~65):(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继永李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固锐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