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微生物油脂及神经酸产量的发酵方法、菌株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625904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产微生物油脂及神经酸的基因工程菌株,所述菌株以菌株YLNA9为出发菌株,并通过强化特异性酰基转移酶的表达、强化脂肪酸延长酶复合物的表达、敲除假菌丝形成基因、敲除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得到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解脂耶氏酵母底盘细胞中,通过系统代谢工程获得了神经酸高产细胞工厂,在此基础上通过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工艺的优化,进一步提高了神经酸的产量达到46.3g/L(达到此前报道的解脂耶氏酵母中神经酸产量的2.7倍),油脂产量达到181.3g/L,神经酸和油脂产量均达到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尤其是一种提高微生物油脂及神经酸产量的发酵方法、菌株和应用


技术介绍

1、油脂是食品、能源、化工的基础原料,需求量大。中国每年进口各类油料作物约1亿吨,2023年仅大豆的进口量就达到了9941万吨,对外依存度超过82%。目前,油脂的来源以油料植物为主,占用大量耕地,如果完全依靠国内种植大豆,需要6~8亿亩耕地,对仅有18亿亩耕地的中国而言无法保证粮食供给安全。此外,中国连续多年进口食用油近千万吨,对外依存度高。可见,油脂短缺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

2、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以产油微生物为底盘,利用可再生原料合成微生物油脂,成为油脂获取的新路线。天然微生物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以十六碳和十八碳脂肪酸为主,与植物油的成分相近,可替代植物油脂。并且,与植物油脂相比,微生物油脂具有原料来源广、发酵生产不受季节限制、易规模化生产和管理等优点。常规的微生物油脂生产成本仍高于大豆、棕榈等植物油脂,而功能油脂的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符合微生物油脂产业的近期发展趋势。多种脂肪酸酯为人体必需,具有重要的健康和医药应用价值,例如ω-3多不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产微生物油脂及神经酸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以菌株YLNA9为出发菌株,并通过强化特异性酰基转移酶的表达、强化脂肪酸延长酶复合物的表达、敲除假菌丝形成基因、敲除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脂肪酸延长酶复合物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3;所述假菌丝形成基因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产微生物油脂及神经酸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以菌株ylna9为出发菌株,并通过强化特异性酰基转移酶的表达、强化脂肪酸延长酶复合物的表达、敲除假菌丝形成基因、敲除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1,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脂肪酸延长酶复合物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3;所述假菌丝形成基因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4;所述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基因的基因序列为seq id no.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工程菌株发酵后油脂及神经酸的产量达到46.3g/l,油脂产量达到181.3g/l。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菌株ylna9的基础上表达酰基转移酶molpat获得菌株yl2;在yl2中增强kcr、hcd和ecr的表达量,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航樊伟明孟祥燕陈燕娜王士安李福利苏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