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2581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包括收集管以及插接于收集管内的胶塞,所述胶塞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内分别固定有负压管和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外部固定有手柄,且手柄的一端插接有取卵针,所述取卵针远离手柄的一端设有超声显影镀层,所述手柄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固定环,所述手柄与固定环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安装有光纤导光束。该卵母细胞采集器,显著提高穿刺准确性和卵母细胞存活率,可降低操作难度和并发症风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


技术介绍

1、在现代辅助生殖医学领域及畜牧业繁殖技术中,卵母细胞的成功采集均是关键环节。在医疗领域,其是实现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辅助生殖技术的基石,采集器的性能、操作便捷性与安全性直接影响辅助生殖过程的成功率及患者体验;而在畜牧业中,牛羊屠体卵巢卵母细胞的高效采集,对优良品种快速繁育、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畜牧繁殖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前提。

2、然而,现有卵母细胞采集器在临床及畜牧实践中仍存在一定不足:

3、穿刺定位精度低下,组织损伤风险高:现有取卵针虽借助超声引导(医疗领域)或依赖经验操作(畜牧领域),但缺乏特异性显影结构,仅依赖针体本身的弱超声反射(医疗)或肉眼观察(畜牧),导致在操作中边界模糊、深度标记不清。医疗场景中,医生需凭经验判断进针角度与深度,易因视野偏差导致取卵针误刺入卵巢皮质深层或周围血管丛,引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在牛羊屠体卵巢采集时,由于屠体卵巢离体后结构状态变化,且缺乏活体血流等参照,穿刺偏差更易导致卵巢组织过度损伤,影响卵母细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包括收集管(1)以及插接于收集管(1)内的胶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2)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内分别固定有负压管(3)和吸引管(6),所述吸引管(6)的外部固定有手柄(7),且手柄(7)的一端插接有取卵针(8),所述取卵针(8)远离手柄(7)的一端设有超声显影镀层(9),所述手柄(7)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固定环(12),所述手柄(7)与固定环(12)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安装有光纤导光束(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3)位于收集管(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吸气头(4),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包括收集管(1)以及插接于收集管(1)内的胶塞(2),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2)的表面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且两个安装孔内分别固定有负压管(3)和吸引管(6),所述吸引管(6)的外部固定有手柄(7),且手柄(7)的一端插接有取卵针(8),所述取卵针(8)远离手柄(7)的一端设有超声显影镀层(9),所述手柄(7)的一侧外壁固定有固定环(12),所述手柄(7)与固定环(12)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固定孔内安装有光纤导光束(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3)位于收集管(1)内部的一端安装有吸气头(4),所述吸气头(4)内固定有挡板(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6)位于收集管(1)内部的一端固定有出料头(10),所述出料头(10)的出料端贴近收集管(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母细胞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7)的一端安装有冲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佟桂芝董正德王洪宝李红宇郝彩虹王德香宋雪莹王嘉厚郭春晖刘文海龙郭立宏王丽坤王若丁李伟丁昕颖姜兴刚王树茂邵广黄萌王佳辉付龙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