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陆空无人系统任务分配,具体涉及一种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
技术介绍
1、民用无人机凭借其操作便利性与环境适应性,在低空经济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巡检、航拍测绘、应急搜救及通信中继等领域。然而在长期社区监控、持续性快递运输等需要长时间或分阶段完成的任务场景中,传统单机作业模式因受制于续航时间和飞行距离的硬性限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一种陆空协同方案得到了行业的青睐:通过部署地面基站与无人机形成协同网络,实现能源动态补充和任务接力执行。在多机轮换作业的场景下,如何科学规划各无人平台的任务时序和空间分布是提升系统整体效能的核心问题。由于多机协同任务分配属于典型的np难问题,需采用高效算法以获得接近最优的解决方案。
3、现有任务分配研究主要围绕任务建模和求解策略展开,逐步将时间窗口、环境不确定性和能源约束等实际需求纳入模型设计,并在多无人机协同、地面基站选址等场景中引入多种优化机制,但对多轮次任务中的能源恢复建模仍不足。算法方面,启发式与深度学习方法均有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任务环境包括禁飞区和禁行区位置和尺寸、无人机位置、地面基站位置和航点位置;所述任务分配结果包括无人机的任务路径、无人机的任务停留时间列表、地面基站的任务路径、地面基站的任务停留时间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任务环境包括禁飞区和禁行区位置和尺寸、无人机位置、地面基站位置和航点位置;所述任务分配结果包括无人机的任务路径、无人机的任务停留时间列表、地面基站的任务路径、地面基站的任务停留时间列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陆空无人系统智能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陆空无人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展,邸伟承,李道春,许晋魁,张佳慧,卫子兴,李昊泽,董鑫,向锦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