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62005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15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采用同源重组技术将小柱孢酮脱水酶编码基因用潮霉素基因代替,获得了常规培养条件下能够大量积累小柱孢酮的基因工程菌株,该菌株培养过程简单、表型稳定,能够用于生产小柱孢酮,并且利用其合成真菌黑色素,克服了传统提取真菌黑色素方法中的耗时及步骤繁琐等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具体地,涉及一种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黑色素是一类由酚类或吲哚类物质氧化聚合形成的多聚物,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中。其独特的理化特性赋予其抗紫外辐射、抗氧化、抗水解酶、结合重金属、抵抗极端温度及干旱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生物体的生存和自我保护至关重要。在真菌中,黑色素不仅参与生理活动的调节(如菌丝分化、孢子形成),还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例如植物病原真菌通过黑色素增强对宿主的侵染能力。此外,真菌黑色素在人类生活中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包括作为防晒剂、抗氧化剂、生物半导体材料的活性成分。

2、目前,真菌黑色素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合成:多巴(dopa)途径和二羟基萘(dhn)途径。其中,dhn途径在子囊菌和半知菌中尤为常见,其合成过程起始于聚酮合酶催化生成的1,3,6,8-四羟基萘(1,3,6,8-thn),随后经还原酶作用转化为中间产物小柱孢酮(scytalone),再通过脱水、氧化聚合等步骤形成终产物dhn黑色素。然而,真菌黑色素的终产物因结构复杂、非均质化而难以高效提取,传统方法(如高温碱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为通过利用包含潮霉素基因Hyg上下游编码区的重组片段,对大丽轮枝菌野生型菌株中的小柱孢酮脱水酶编码基因VDAG_03393进行敲除获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上游同源臂和下游同源臂的长度各自独立地为1-2kb,且分别靶向所述VDAG_0339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基因组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2中,过重叠延伸PCR将上游同源臂、潮霉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为通过利用包含潮霉素基因hyg上下游编码区的重组片段,对大丽轮枝菌野生型菌株中的小柱孢酮脱水酶编码基因vdag_03393进行敲除获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丽轮枝菌突变菌株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1中,所述上游同源臂和下游同源臂的长度各自独立地为1-2kb,且分别靶向所述vdag_03393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和终止密码子下游的基因组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2中,过重叠延伸pcr将上游同源臂、潮霉素抗性基因hyg表达盒和下游同源臂连接为线性重组片段;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s4中,所述pcr验证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捷胤张嘉欣张丹丹孔志强戴小枫李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