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61034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8
本技术公开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包括上模体、下模体、弹性体和下模芯;所述上模体可上下移动盖设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下模芯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内;所述弹性体可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或下模芯;所述下模体下端安装有基体,所述基体上端面和所述下模体下端面抵顶,所述基体下端面和所述下模芯上端面抵顶;所述上模体、下模体和下模芯围成有成型腔;所述弹性体和所述下模芯围成有弹性腔;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相联通;所述基体的圆周伸入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内。其减少了基体压制过程中切削段和磨削段的压力差,避免了基体中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避免生产和使用过程出现基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锯片模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1、现今的金刚石锯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体与刀头。基体是粘结刀头的主要支撑部分,刀头用金刚石粉料通过模具压制成型包裹在基体圆周上。切磨两用的锯片,其圆周用来切割工件,而盘面直接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在压制生产锯片时,随着基体下金刚石粉料被基体圆周挤压,金刚石粉料上移包裹住基体圆周并在压力下形成刀头,基体的切削段和磨削段的受压力会不均衡(如图5所示),基体的厚度本身较薄,在冷压的过程中过多应力集中没有释放出去,导致了基体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变形的问题。

2、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减少了基体压制过程中切削段和磨削段的压力差,避免了基体中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从而避免生产和使用过程出现基体变形。

2、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3、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中,包括上模体、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下模体、弹性体和下模芯;所述上模体可上下移动盖设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下模芯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内;所述弹性体可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或下模芯;所述下模体下端安装有基体,所述基体上端面和所述下模体下端面抵顶,所述基体下端面和所述下模芯上端面抵顶;所述上模体、下模体和下模芯围成有成型腔;所述弹性体和所述下模芯围成有弹性腔;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相联通;所述基体的圆周伸入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形成在所述基体圆周上部和所述上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体、下模体、弹性体和下模芯;所述上模体可上下移动盖设在所述下模体上,所述下模芯可上下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内;所述弹性体可移动安装在所述下模体或下模芯;所述下模体下端安装有基体,所述基体上端面和所述下模体下端面抵顶,所述基体下端面和所述下模芯上端面抵顶;所述上模体、下模体和下模芯围成有成型腔;所述弹性体和所述下模芯围成有弹性腔;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相联通;所述基体的圆周伸入所述成型腔和所述弹性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型锯片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形成在所述基体圆周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波曾柳李世进林筱杰刘晓林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众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