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封装,具体涉及一种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及其应力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高压大功率半导体模块尤其是采用碳化硅(sic)器件的模块,仍普遍沿用dbc(direct bonded copper)或dcb(direct copper bonded)陶瓷基板配合铝线焊接的传统封装方案。这类静态结构虽然在电气互连、绝缘和散热方面满足了基本需求,但在高频大电流工作条件下,其固有的热阻及寄生电感会显著制约器件性能。此外,多层热界面材料和多次焊接工艺中的界面应力集中,在热循环过程中极易产生裂纹或焊点疲劳失效,从而降低模块整体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2、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无焊锡压力接触(pressure contact)封装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通过施加恒定机械载荷来替代传统焊接工艺,虽可减少因热循环引发的界面失效,但同样因无法根据温度变化或振动工况动态调整接触压力,导致在长时间或极端条件下出现局部接触不良、疲劳失效等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封装可靠性受限的瓶颈。
3、与此同时,三维堆叠(3d stac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外壳、基板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铜层和下铜层;所述上铜层上设置有所述芯片;所述下铜层的下端面设置有PCB板;所述电控变刚性支撑层和应力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CB板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有与外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引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变刚性支撑层内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式布置的支撑单元,所述应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外壳、基板和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铜层和下铜层;所述上铜层上设置有所述芯片;所述下铜层的下端面设置有pcb板;所述电控变刚性支撑层和应力传感器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cb板电性连接;pcb板上设置有与外部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引出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变刚性支撑层内设置有多个呈矩阵式布置的支撑单元,所述应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应力传感器呈矩阵式布置;每个所述支撑单元和应力传感器均通过独立电极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力可调的半导体模块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变刚性支撑层中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妍君,江军,张骏哲,李荣辉,周铭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