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8012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涉及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本技术将T形杆下移,对两个第二拉簧拉伸,接着将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移动至限位筒内,对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固定,通过C形条上移,对第一拉簧拉伸,使C形条的竖条从齿条内移动出来,解除对T形块的固定,通过C形条、长条、两个T形块带动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向右移动至与支撑框内部的右侧贴合,快速对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固定,减小了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在进行去毛刺时出现的不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加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1、转向机就是在司机打方向盘的同时,帮助司机用力,以减轻司机转向时的用力度,达到开车时司机轻松、方便的目的的机器,汽车转向器壳体压铸出来后会有多处厚毛刺,在对汽车转向器壳体进行加工时,需要对汽车转向器壳体进行去毛刺处理。

2、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3531927u)公开了一种用于转向器铝壳体的自动化去毛刺装置,包括外壳和去毛刺器,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传动带,通过第一电机、传动带、传动轴、转筒和传输带的设置,人员只需要将转向器铝壳体放置在传输带的上表面,第一电机通过传动带、传动轴和转筒使传输带携带转向器铝壳体进行移动,经过去毛刺器进行去毛刺。在实现本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上述装置通过传输带带动转向器铝壳体进行移动,但其在对转向器铝壳体进行去毛刺的过程中,较难对转向器铝壳体进行固定,进而导致转向器铝壳体在去毛刺处理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的不良品。


技术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所述移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3),两个所述L形板(3)的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包括两个T形块(701),两个所述T形块(7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长槽(6)的内部,两个所述T形块(701)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卡件(702),两个所述T形块(701)的两个竖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条(7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包括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前后的两侧均开设有移动槽(2),所述移动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l形板(3),两个所述l形板(3)的两个竖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上侧固定连接有打磨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7)包括两个t形块(701),两个所述t形块(701)分别滑动连接在两个长槽(6)的内部,两个所述t形块(701)的上侧均固定连接有卡件(702),两个所述t形块(701)的两个竖块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长条(7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器壳体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件(702)包括c形条(703),所述c形条(703)的两个竖条分别贯穿长条(705)与两个t形块(701)的下侧,所述c形条(703)的横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拉簧(704),所述第一拉簧(704)的底端与长条(705)的上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金美钟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中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