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及生产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605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及生产工作台,后下门包括底板以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条状工件,生产工作台包括若干个的第一以及第二限位机构、第一限位块、第一以及第二定位机构,第一限位机构设于底板的两侧及前端,第二限位机构设于底板的后端,第一限位块对应第一与第二限位机构设置,第一限位机构分别与第二、第三、第四条状工件相抵,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一条状工件相抵,第一限位块与底板相抵,第一定位机构设于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第二定位机构与底板设有的通孔相抵。本技术实现了后下门组件稳固性强,便于固定及定位安装,提高了组件焊接的精度,从而提高了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及生产工作台


技术介绍

1、储能机箱作为重要的备用能源装置,其能够辅助解决诸多用电问题。由于储能机箱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安置模组,并为模组的使用提供良好、可控的工作环境,同时便于集体控制各个模组,因此现有机箱的设计都旨在满足上述功能性要求,但现有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对于储能设备安装的稳定性有待提升。

2、在机械加工、产品检验、装配和焊接等工艺过程中,使用着大量的工艺设备,简称工装。用于安装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保证零件和产品的质量,并提高生产率;大多数组装工装是为某种焊接组合件的装配焊接工艺而专门设计的,属于非标准装置,往往需要各制造厂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条件和实际需要自行设计制造定做,但是现有技术中普通的焊接工装在使用时,无法对该储能机箱的后下门进行定位,就会造成后下门的零件在操作焊接时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工作人员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及生产工作台,第一条状工件的两侧与第三条状工件、第四条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门(1)包括底板(1.1)、设于底板(1.1)上端的第一条状工件(1.2)、第二条状工件(1.3)、第三条状工件(1.4)以及第四条状工件(1.5),所述第一条状工件(1.2)设于底板(1.1)的后端,所述第二条状工件(1.3)设于底板(1.1)的前端,所述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分别设于底板(1.1)的两侧,所述第一条状工件(1.2)的两侧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后端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条状工件(1.3)的两侧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前端的一侧连接。</p>

2.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机箱的后下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下门(1)包括底板(1.1)、设于底板(1.1)上端的第一条状工件(1.2)、第二条状工件(1.3)、第三条状工件(1.4)以及第四条状工件(1.5),所述第一条状工件(1.2)设于底板(1.1)的后端,所述第二条状工件(1.3)设于底板(1.1)的前端,所述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分别设于底板(1.1)的两侧,所述第一条状工件(1.2)的两侧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后端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条状工件(1.3)的两侧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前端的一侧连接。

2.一种生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储能机箱的后下门,所述生产工作台(2)包括若干个的第一限位机构(2.1)、第二限位机构(2.2)、第一限位柱(2.3)、第一限位块(2.4)、第一定位机构(2.5)、第二定位机构(2.6)、第二限位柱(2.7),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设于底板(1.1)的两侧以及前端,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2)设于底板(1.1)的后端,所述第一限位块(2.4)对应第一限位机构(2.1)与第二限位机构(2.2)设置,所述第一限位柱(2.3)设于第一限位块(2.4)之间,设于所述底板(1.1)两侧的第一限位机构(2.1)的下端分别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的上端相抵,设于所述底板(1.1)前端的第一限位机构(2.1)的下端与第二条状工件(1.3)的上端相抵,所述第二限位机构(2.2)的下端与第一条状工件(1.2)相抵,所述第一限位块(2.4)以及第一限位柱(2.3)的上端与底板(1.1)的下端相抵,所述第一定位机构(2.5)设于第一限位机构(2.1)与第一限位块(2.4)、第二限位机构(2.2)与第一限位块(2.4)之间,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6)设于底板(1.1)后端的第一限位块(2.4)的一侧,所述底板(1.1)后端的两侧设有通孔(1.1.1),所述第二定位机构(2.6)的上端与通孔(1.1.1)的侧壁相抵,所述第二限位柱(2.7)设于底板(1.1)的一端与一侧,所述第二限位柱(2.7)的侧壁分别与底板(1.1)的一端以及一侧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工作台,其特征在于:设于两侧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5)的设置方向垂直且设于第三条状工件(1.4)、第四条状工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继良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万金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