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6135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及其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未开孔时的低应力区域,高温区域位置相对于轮毂的位置的重合区域;在重合区域上沿轮毂筒壁圆周均匀布置多个不同规格的热熔塞,获取轮毂筒壁上开孔的数量和开孔的直径,以及所在的位置;通过有限元评估轮毂开孔情况下是否满足寿命要求;根据满足寿命要求的热熔塞个数,确定最终的开孔的数量和开孔的直径,以及开孔所在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航空机轮热熔塞孔结构,极大提高了轮毂的寿命和可靠性,减少航空机轮轮毂热熔塞孔处的应力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航空机轮的载荷和寿命要求更加严苛,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刹车装置会产生大量的热并通过机轮组件向外传导,同时机轮组件也是飞机重要的受力结构件,其承载性能和疲劳性能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性和寿命。热熔塞孔是航空机轮上的一个重要结构,用于安装热熔塞,而热熔塞是安装于无内胎航空机轮上用于保证机轮组件刹车过程中不发生过热爆胎的装置,由特定熔点的低熔合金材料制成,在机轮组件温度高于此熔点时,热熔塞熔化并释放轮胎内压力,避免轮胎压力过高导致爆胎等危险事故发生,从而保证飞机安全。

2、目前国内航空机轮使用的热熔塞-热熔塞孔类型主要为螺纹式,需要在轮毂薄壁上打螺纹孔安装,参见图1所示,热熔塞与轮毂热熔塞孔结构装配示意图,其中,热熔塞1设置在轮毂热熔塞孔1中,且在热熔塞套设有密封圈3,参见图2所示,螺纹式热熔塞半剖面结构示意图。由于机轮轮毂是主要承力零件,热熔塞需要在轮毂筒壁开孔,打孔部位结构强度相对其他部位较低,因此开孔应宜选用在低应力区域开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应力区域是在设计载荷下MISES应力低于60%屈服强度的区域,并作为热熔塞初步布置位置,其中,位置公差为延轴向左右外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区域是将低应力区域,以及高温区域位置相对于轮毂的位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重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合区域沿轮毂筒壁圆周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应力区域是在设计载荷下mises应力低于60%屈服强度的区域,并作为热熔塞初步布置位置,其中,位置公差为延轴向左右外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区域是将低应力区域,以及高温区域位置相对于轮毂的位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重合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疲劳设计的航空机轮用热熔塞孔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重合区域沿轮毂筒壁圆周均匀布置6~10mm直径的热熔塞孔,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确定每种规格下轮毂筒壁最小应力,若轮毂筒壁区域设计载荷下最小mises应力低于30%屈服强度,则满足设计要求;否则,依次减少热熔塞轴向布置个数,按梯度每次减小2个,分别核算轮毂筒壁轴向均匀布置直径为6~10mm的热熔塞孔轮毂筒壁最小应力,直至满足轮毂筒壁区域设计载荷下最小mises应力低于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莹莹唐璐阳赵睿赵虎甘泉张梦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