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圈打磨,具体为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钢圈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筒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轱辘、轮毂,在车轮中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它是在标准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将两套轴承作为一体,具有组装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调整、载荷容量大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轿车中,在载重货车中也有逐步扩大应用的趋势。
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对钢圈表面进行抛光,即可提高钢圈表面的光滑度,便于后续钢圈的使用。
3、现有技术中,在对钢圈进行打磨时,通常采用滚轮对钢圈实施限位与固定,同时借助滚轮的旋转驱动力带动钢圈进行匀速转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称布置的打磨轮协同作业,实现对钢圈内圈与外圈的同步打磨处理,然而,在实际打磨过程中,打磨轮与钢圈表面接触时会产生持续的磨削阻力,该阻力会通过钢圈传递至驱动滚轮,形成反向扭矩,由于钢圈与滚轮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存在一定局限性,当反向扭矩超过接触摩擦力阈值时,
...【技术保护点】
1.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下表面活动安装有两组打磨轮(22),两组所述打磨轮(22)通过调节组件与安装板(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内壁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固定环(3)内壁的转盘(41),所述转盘(4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三组对钢圈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所述转盘(41)一侧设有位于固定环(3)内壁的驱动组件。
2.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内壁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下表面活动安装有两组打磨轮(22),两组所述打磨轮(22)通过调节组件与安装板(21)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3),所述固定环(3)内壁设有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固定环(3)内壁的转盘(41),所述转盘(4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三组对钢圈进行夹持的夹持组件,所述转盘(41)一侧设有位于固定环(3)内壁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有t形座(51),所述t形座(51)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4),所述固定块(54)内壁通过阻尼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55),所述双向螺纹杆(55)外壁螺纹连接有两组移动块(56),两组所述移动块(56)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夹块(57),所述夹块(57)一侧表面设有防滑纹,两组所述移动块(56)内壁均转动连接有与夹块(57)螺纹连接的螺杆(571),所述螺杆(571)一端延伸至移动块(56)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41)上表面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盘(42),所述固定盘(42)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块(43),所述固定盘(42)表面开设有三组与夹持组件相对应的限位槽(421),所述转动块(43)表面开设有三组弧形槽(431),所述t形座(51)上表面位于固定块(54)下方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11),所述限位杆(511)外壁套接有连接杆(52),所述连接杆(52)远离限位杆(511)的一端延伸至弧形槽(431)与限位槽(42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钢圈生产的光滑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固定安装于固定环(3)外壁的气缸,且气缸输出端延伸至固定环(3)内壁,且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胜良,胡劲松,楼昌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成车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