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38121 阅读:3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具有色粉供应器和磁性辊(22)以施加色粉到光电导体(10),该光电导体直接或通过插入的转移装置(20)连接到要印刷的基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转移色粉的调理媒介(24)设置在磁性辊(22)和光电导体(10,110,210)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具有色粉供应器和磁性辊以把色粉施加到光电导体,该光电导体直接或利用插入的转移装置连 接到要印刷的基底上。 而且,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具有这样 的显影单元。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影单元,其中磁性辊把显影剂"群"直接转移到光电导体。 但是,在具有特殊功能或确切地说具有电导率的导电性色粉的情况下,显影剂群和光电导 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具有一些问题。 在具有特殊功能或更确切地说导电性的色粉的情况下,双极或相对极被制造出 来,取决于使用的材料。这些不能被影响的电荷导致要印刷的基底上的不期望的背景、污染 和伴生物。 在使用色粉和载体且其中磁性辊和光电导体之间直接接触的传统的两组分系统 中,由于为了实现期望的色粉层厚度,磁性辊和形成在其上的色粉群的速度相当于光电导 体的速度的约3至4倍,因此在多个区域通常发生拖尾效应、边缘效应和所谓的"刷痕"。由 于该"擦拭效应",具体而言非常细的印刷线不能产生锐利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发生所谓 的色粉生长,其横向地堆积在这些线上且导致线的加宽。 取决于附着到载体的色粉部分的充电,在具有特殊功能或更确切地说导电性的色 粉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载体的露出,这导致整个印刷基底不可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确定一种用于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其避免了前述 问题且提供良好的印刷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的实现是通过一种其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电子照相印刷 设备的显影单元实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的有利改进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因此,用于转移色粉的调理媒介作用在磁性辊和光电导体之间。由于磁性辊和光 电导体之间无机械接触,不再发生绘图失真和线加宽。印刷速度可由此被选择的非常高。 色粉供应器可连接到供应装置,该供应装置将两组分显影剂供应到磁性辊,其两 组分显影剂至少具有色粉和载体。在这种情况下,电势差作用在磁性辊和调理媒介之间,其 至少把色粉作为色粉群转移到调理媒介。预计的色粉层厚度至少等于传统的两组分系统,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中的更高的电势自由会导致在显影期间可实现更高的层厚度。根据 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概念,调理媒介可以是封闭的色粉调理带,其被沿从磁性辊到光电导体的方 向传送。色粉调理带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由绝缘的或稍微导电的塑料材料组成。这种带特4别易于处理且还适用于复杂的印刷设备。 以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色粉调理带可被在传送辊上引导,传送辊使得色粉调理 带与磁性辊的显影剂刷接触且同时传送该色粉调理带。 为了实现色粉调理带上的色粉的特别简单和有效的展开,电势可被施加到传送 辊,用于从磁性辊到传送辊上被弓I导的色粉调理带上的色粉展开。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基本概念,调理媒介是旋转色粉调理辊,其被特别简单地构造。 在这种情况下,色粉调理辊可基本包括塑料或橡胶辊,其具有绝缘或导电的芯部和绝缘或 稍微导电的表面。 为了控制层的厚度,色粉调理媒介和磁性辊之间的速度比可通过适当的马达控制器而被设定为约i : 3至i : 4。控制层厚度的可能的方式可通过改变施加的电势实施。 为了避免在印刷的图像中发生孔或"空白",载体拦截装置可沿色粉调理媒介的传送方向设置在磁性辊之后,通过磁力,从磁性辊去除在展开过程中出现在色粉调理媒介上 的载体成分。 为了不产生由于不带电的色粉部分或"相反极性"引起的污染,被施加电势的清洁辊可沿色粉调理媒介的传送方向设置,以去除具有相反电荷或的颗粒或不带电颗粒。 为了在色粉转移到光电导体之前实现统一的均匀表面,用于施加附加电荷的色粉充电电晕可被设置在色粉调理媒介的表面上沿色粉调理媒介的传送方向距离清洁辊一距离处。 在色粉调理带或色粉调理辊与光电导体接触的表面的局部中,转移电晕可设置在 色粉调理带的后侧上或色粉调理辊的内侧上,该转移电晕被施加具有叠加高频交流电压的 直流电压。 在光电导体和色粉调理带之间的接触过程中,均匀充电的色粉层通过转移电晕而 被转移到光电导体。直流电压确保了色粉到光电导体的放电点的均匀和强烈的转移,叠加 的交流电压确保改善色粉与载体的分离。 色粉到光电导体的转移可以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圆周速度进行,以使得不发生失真 或线加宽。光电导体上具有特殊功能或确切地说导电的色粉在相等的圆周速度的情况下不 发生磨损作用,以使得可期望更高的效率。附图说明 在下面的文字中,将通过使用优选实施例并参考所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解释,在 附图中 图1以示例性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 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其中在传送辊和两个偏转辊上被引导的色粉调理带形成磁性辊和 光电导体之间的连接部; 图2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的 另一实施例,其中在传送辊和偏转辊上被引导的色粉调理带形成磁性辊和光电导体之间的 连接部;和 图3以示意性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的 又一实施例,其中色粉调理辊形成磁性辊和光电导体之间的连接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以示例性截面图示出了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影单元的实施例,其中在传送辊26和两个偏转辊32a和32b上被引导的色粉调理带24形成磁性辊22和光电导体10之间的连接部。 供应装置44从储存盒将两组分显影剂供应到磁性辊22 。两组分显影剂基本上由具有特殊功能或者确切地说导电性的色粉和载体形成。磁性辊22具有多个磁极且通过色粉的磁性吸附形成磁性刷。约-300到-1000V的DC电势被施加到磁性辊22的内部芯轴。 在两组分显影剂系统的磁性辊的显影剂刷和光电导体10之间没有直接接触。实际上,磁性辊22的显影剂刷被色粉调理带24从光电导体10分隔开。色粉调理带24在传送辊26上被引导,该传送辊使得色粉调理带24与磁性辊22的显影剂刷接触且同时向前传送色粉调理带24。 为此,传送辊26由电马达(未示出)驱动。色粉调理带24由仅稍微导电的或绝缘的材料构成。例如,带材料可以是聚酰亚胺,其具有约100Mohm/cm的电阻或完全绝缘。传送辊26例如包括EPDM、 NBR或PU泡沫,约960mm宽且具有约40mm的直径和约80°的邵氏硬度A。传送辊26的电阻约l-10Mohm/cm。 从磁性辊到色粉调理带24的色粉展开可通过施加约+400到+500V的DC电势到传送辊26作为偏压而实现。通过施加的电势,从磁性辊22拾取到色粉调理带24上的色粉量,以及施加的色粉群可被控制。传送辊26通过设置在其外周的与磁性辊22相对的显影电晕34被适当地正充电。另一可能是,施加必要的电势到辊芯或通过充电刷施加到传送辊26的表面。 色粉到色粉调理带24上的展开是在两组分条件下执行。为了控制层厚度,色粉调理带24和磁性辊22之间的速度比通过适当的马达控制器或适当的电势差而被设定为约i : 3至ij i : 4。 施加到色粉调理带24的色粉被清除在从磁性辊22到光电导体10的路径上出现的外界颗粒、错误充电颗粒和载体。 沿色粉调理带24的传送方向设置在磁性辊22之后的是适当的载体拦截装置28。该载体拦截装置28具有直接设置在色粉调理带24上且具有多个磁极的旋转辊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玻璃或陶瓷材料上印刷的电子照相印刷设备的显影单元,具有色粉供应器和磁性辊(22,122,222)以施加色粉到光电导体(10,110,210),该光电导体直接或通过插入的转移装置(20,120,220)连接到要印刷的基底,其特征在于,用于转移色粉的调理媒介(24,124,224)在磁性辊(22,122,222)和光电导体(10,110,210)之间起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特尔琼安德烈亚斯舍恩伯格克里斯琴霍尼科尔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欧洲平板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BE[比利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