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20412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8-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及车辆,该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包括:电机;主动齿轮组,主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主动齿轮,各主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电机连接;从动齿轮组,从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各从动齿轮可通过第一换挡机构与第二传动轴连接,第二传动轴与第一传动轴平行设置,第二传动轴上设有第一传动齿轮;行星排,行星排的内齿圈固定设置,行星排的行星架通过差速器与车轮连接,第一传动齿轮通过第二换挡机构与太阳轮和行星架可选择地连接,以将第二传动轴的扭矩传递给车轮。上述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换挡平顺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驱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1、传统的电驱箱结合传统桥的配置逐渐被单电机驱动桥总成所取代,后者因其集成度高、重量轻、传动效率高和装车成本低等优点,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电驱桥通过将驱动电机、变速器、传动轴以及传统驱动桥集成为一体,不仅简化了车辆底盘结构,还提升了整体性能。

2、目前,市场上的多数单电机驱动桥总成采用单档或双档构型,单档构型虽结构简单,但在大扭矩和高效率需求上难以平衡;双档构型虽能兼顾,但速比极差大,导致换挡平顺性差,影响驾驶舒适性。

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换挡平顺性差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换挡平顺性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包括:电机;主动齿轮组,主动齿轮组包括至少两个主动齿轮,各主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机驱动桥总成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120)通过半轴(130)与所述车轮(110)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70)套设在所述半轴(130)的外部,所述第三传动轴(70)相对与所述半轴(130)可转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3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3)和所述第三传动轴(70)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轴(33)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3)和所述第三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电机驱动桥总成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120)通过半轴(130)与所述车轮(110)连接,所述第三传动轴(70)套设在所述半轴(130)的外部,所述第三传动轴(70)相对与所述半轴(130)可转动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轴(33)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23)和所述第三传动轴(70)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轴(33)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轴(23)和所述第三传动轴(70)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23)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3)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间距,所述第二传动轴(33)与所述第三传动轴(70)之间的距离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二间距大于所述第一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单电机驱动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组(20)包括第一主动齿轮(21)和第二主动齿轮(22),所述从动齿轮组(30)包括第一从动齿轮(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云德姜雷许可施春轩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