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15909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电梯装置,在使通常行进的轿厢紧急停止时能够使轿厢逐渐停止,在使开门行进的轿厢紧急停止时能够使轿厢迅速停止。因此,在使通常行进的电梯的轿厢紧急停止时,控制轿厢的减速度,同时使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另一方面,在判断为轿厢的预定的开门行进状态时,以相比于使通常行进的轿厢紧急停止的情况缩短轿厢的停止距离的方式,使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装置一般利用主绳索以吊瓶方式悬挂电梯的轿厢和对重,同时 通过将该主绳索巻挂在曳引机的驱动绳轮上,由此控制驱动绳轮的转动, 使轿厢行进及停止。并且,在利用者搭乘上述结构的电梯或离开上述结 构的电梯的期间,所述轿厢停止在预定的停靠位置,此时的轿厢借助设 于所述曳引机的制动装置的停止保持力保持停止。即,在电梯的通常运 转时,所述制动装置在轿厢停止时动作。另一方面,在紧急情况时,所述制动装置在轿厢行进时也动作,使 轿厢紧急停止。关于这种电梯装置的现有技术,例如提出了在使轿厢从 行进状态开始紧急停止时,控制制动装置的制动力以使轿厢逐渐停止, 由此不会对利用者造成不舒适感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平7 — 206288号公报在电梯装置中,如上所述,在轿厢停止时制动装置动作, 一般,轿 厢不会在打开门的状态下开始行进。但是,例如在具有再平层功能的电 梯装置中,在轿厢停靠时校正轿厢位置,所以有时使轿厢在开门状态下 低速行进。另外,所说再平层功能,是指主绳索的伸展量根据轿厢内的 乘客数量的变化而增减,在轿厢偏离预定的停靠位置时自动校正轿厢位 置,使轿厢恢复到所述预定的停靠位置的功能。另外,在进行该再平层动作时,在轿厢需要紧急停止时,如果想要 像专利文献1记述的那样使轿厢逐渐停止,当然轿厢的停止距离会变长, 根据情况,存在不能充分确保电梯门口与电梯层站之间的间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 装置,在使轿厢从通常行进状态下紧急停止时,能够使轿厢逐渐停止, 在使轿厢从开门行进状态、即正在进行再平层动作的行进状态下紧急停 止时,能够使轿厢迅速停止。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制动装置, 其在通常运转的轿厢停靠时使轿厢停止;控制指令部,在使通常行进的 轿厢紧急停止时,该控制指令部控制轿厢的减速度,同时使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和开门行进判断部,其在判定为轿厢的预定的开门行进状态的情况下,以相比于使通常行进的轿厢紧急停止的情况縮短轿厢的停止 距离的方式,使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制动 装置,其在通常运转的轿厢停靠时使轿厢停止;控制指令部,在使通常 行进的轿厢紧急停止时,该控制指令部控制轿厢的减速度,同时使制动 装置产生制动力;门开闭状态检测单元,其检测门的开闭状态;速度检 测单元,其检测轿厢的速度;和开门行进判断部,其根据门开闭状态检 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和速度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根据使轿厢紧急停止时 的电梯的状态,变更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的控制,在判定为预定的开门状 态时,开门行进判断部以相比于未被判定为预定的开门状态的情况縮短 轿厢的停止距离的方式,使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同时在判定为预定的 开门状态而且轿厢的速度为预定值以下时,以相比于判定为预定的开门 状态而且轿厢的速度超过预定值的情况縮短轿厢的停止距离的方式,使 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使轿厢从通常行进状态下紧急停止时能够使轿厢逐 渐停止,在使轿厢从开门行进状态、即正在进行再平层动作的行进状态 下紧急停止时,能够使轿厢迅速停止。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动作的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动作的一部分的流程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在紧急停止时控制安全继电器来限制停止距离时的 动作的图。图8是用于说明在紧急停止时控制安全继电器来限制停止距离时的 另一动作的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紧急停止时控制安全继电器来限制停止距离时的 另一动作的图。 标号说明l轿厢;2对重;3主绳索;4曳引机;5驱动绳轮;6电动机;7制 动装置;8控制装置;9制动控制装置;IO制动轮;ll制动蹄(制动带) 用摩擦衬片;12制动线圈;13控制指令部;14加速度仪;15称量装置; 16曳引机编码器;17调速器;18调速器编码器;19开门行进判断部; 20开门状态判定部;21行进状态判定部;22门开闭检测传感器;23楼 层位置传感器;24安全继电器;25边界线;26斜线部;27边界线;28 斜线部;29边界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附图对其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 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地简化乃至省略 其重复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 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图。在图1和图2 中,1表示在电梯井道内升降的轿厢,2表示在井道内沿与轿厢1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的对重,3表示以吊瓶方式悬挂轿厢1和对重2的主绳索,4表示通过主绳索3驱动轿厢1的电梯用曳引机。另外,所述主绳索3也 可以是传送带等其他悬挂单元。所述曳引机4例如由驱动绳轮5、电动机6和制动装置7构成。并 且,利用电动机6控制巻挂了所述主绳索3的驱动绳轮5的转动,由此 使轿厢1行进(升降)及停止。8表示掌管电梯整体的运行控制的控制装 置,由该控制装置8发出针对电动机6的动作指令。并且,在利用者乘 梯及下电梯时,轿厢1停止在预定的停靠位置。此时的轿厢1借助所述 制动装置7的停止保持力来保持停止。9表示根据来自控制装置8的输入 信号等,来控制制动装置7的动作的制动控制装置。在此,说明所述制动装置7的具体结构。10表示与驱动绳轮5联动转动的制动轮,11表示借助未图示的弹性 体的回弹力被始终施以向制动轮IO侧的力的制动蹄(制动带)用摩擦衬 片,12表示产生电磁力并使制动蹄(制动带)用摩擦衬片11离开制动轮 IO的制动线圈。在通常运转下的轿厢1停靠时,制动装置7借助通过将 制动蹄(制动带)用摩擦衬片11按压在制动轮10上而产生的摩擦力, 来阻止驱动绳轮5的转动,使轿厢1保持停止。并且,在轿厢1行进时, 借助由制动线圈12产生的电磁力,使制动蹄(制动带)用摩擦衬片11 离开制动轮IO,使驱动绳轮5处于自由转动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使通常行进的轿厢1紧急停止时,所述制动控制装置 9根据从控制装置8接收到的指令,使制动装置7动作,对轿厢1进行制 动。此时,制动控制装置9参照轿厢1的状态,运算使轿厢1逐渐停止 所需要的速度和减速度。并且,制动控制装置9根据该运算结果,控制 减速度以使轿厢l逐渐停止,同时使制动装置7产生制动力。g卩,如图l 所示的电梯装置那样,在制动装置7采用电磁制动器时,控制施加给制 动线圈12的电压,来调节把制动蹄(制动带)用摩擦衬片11按压在制 动轮10上的力(制动力)的强弱。具体地讲,制动控制装置9的上述动作由控制制动装置7的制动力 的控制指令部13执行。控制指令部13例如将轿厢1的目标状态和当前7状态进行比较,调节制动力的强弱以使其追随轿厢l的目标状态。上述轿厢1的当前状态可以根据来自控制装置8的状态信号和来自 轿厢1的状态信号判定。在此,所述状态信号可以利用直接设于轿厢1 的传感器等的信号,也可以利用设在与轿厢1联动的部位的传感器等的 信号。所说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梯装置具有: 轿厢,其在电梯井道内升降; 制动装置,其在通常运转的所述轿厢停靠时使所述轿厢停止; 控制指令部,在使通常行进的所述轿厢紧急停止时,该控制指令部控制所述轿厢的减速度,同时使所述制动 装置产生制动力;以及 开门行进判断部,其在判断为所述轿厢的预定的开门行进状态的情况下,以相比于使通常行进的所述轿厢紧急停止的情况缩短所述轿厢的停止距离的方式,使所述制动装置产生制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近藤力雄木川弘上田隆美桥本润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