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锭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0810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传送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锭带,包括由织物制成的骨架层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薄膜层。所述骨架层材料为芳纶、涤纶或涤棉交织织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带体厚度均匀,且运转无方向限制;骨架层是单层的织物,结构简单、重量轻,且具有抗静电性能;加工工艺简单,不需粘合剂,层间不会出现剥离现象;尺寸稳定;制作环形带不需磨削接头而采用齿形叉接方式,接头部位平滑厚度一致,使传动平稳,降低了纱线捻度不匀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传送带
,具体地涉及一种纺织行业细纱机用 新型锭带。(二)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飞速发展,以降低费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纺 纱质量为目的,使传统环锭纺纱领域的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纺纱锭速不断提高,国内外新开发的细纱机的锭子的速度已超过20000rpm/min,这使得 本领域研究人员必须重视机器每个部件的研究,包括锭带。传统锭带为棉锭带,采用棉线织成,带体厚、易粘花,造成纱机效率 低,影响棉纱质量,不适应纺织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技术革新出现了橡胶锭带,中国第200620084853. 9号技术专 利公开了一种改进的锭带,其结构包括用尼龙布作为骨架材料,在尼龙布 内侧涂有橡胶层,橡胶层上面涂有防静电层,防静电层上面又涂有一层橡 胶层,尼龙布外侧通过粘合剂加了一层尼龙棉布。上述结构虽然耐磨、耐冲击、抗静电,但是其存在以下不足l)采用 尼龙布为骨架材料,因尼龙材料固有的含水特性,所以带体长度受环境温 湿度影响大,湿度大时伸长,湿度小时縮短;2)环形带接头采用磨削方式, 接头需要粘合剂粘接,接头处易损坏;3)各层之间采用粘合剂连接,层间 易出现剥离现象;4)结构复杂,加工工序多。(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新型锭带,结构简单、重 量轻、尺寸稳定、环带不需粘合剂采用齿形接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 新型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织物制成的骨架层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薄膜层。本技术优选地,?所述骨架层材料为芳纶、涤纶或涤棉交织织物。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 因为热塑性材料具有耐老化、耐磨、耐油、稳定的摩擦系数并可 以提供可靠、平滑的齿形接头及较大强力的性能,所以生产的带体厚度均 匀,且运转无方向限制;2. 骨架层是单层的织物,结构简单、重量轻,且具有抗静电性能;3. 以织物为骨架层,经复合、硫化而制成,加工工艺简单,不需粘合 剂,层间不会出现剥离现象;4. 骨架层中不含有尼龙纤维等易受温湿度影响的材料,尺寸稳定;5. 制作环形带不需磨削接头而采用齿形叉接方式,接头部位平滑, 厚度一致,使传动平稳,降低了捻度不匀率。6. 变换织物骨架的厚度,即可形成不同的厚度系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选定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骨架层,2热塑性材料薄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l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 说明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新型锭带,包括由织物制成的骨架层1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薄 膜层2。制造时所述骨架层1材料为芳纶、涤纶或涤棉交织织物。 本技术的具体加工工艺流程为1. 采用现有技术加工生产织物,选择高强力的芳纶、涤纶或涤棉交织 织物;2. 采用现有技术加工生产热塑性材料薄膜;3. 进行硫化加压复合,形成产品。本技术锭带的技术参数如下:厚度(0. 6 0. 8)腿重量(0. 5 0. 7) kg/ m2拉伸强力N/mm》50耐温范围°C—20 +70动态抗静电性V/cm《50与钢轮之间摩擦系数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织物制成的骨架层(1)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薄膜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锭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织物制成的骨架层(1)和至少一层热塑性材料薄膜层(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东英韩高亮李祖成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天齐特种平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