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钴、铜和铝等金属成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电芯的组成是,正极为钴酸锂,负极为石墨,电解液为溶解有LiPF6的 有机溶剂,隔膜为聚丙烯或者聚乙烯的薄膜,外壳为铝壳,正负极集流体分别为金属铝和 铜。为了保证正常使用,需要在电芯上设置保护板和外壳,构成锂离子电池。手机、数码相 机、数码摄像机、MP3、MP4、PDA等电子产品中大量采用锂离子电池,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 速度非常快,而使得与之配套的锂离子电池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而被废弃。1998年世 界锂离子电池的消费量是2. 5亿只,2000年达到5亿只,2004年达到7亿只,2008年达到28 亿只。预计未来每年的废旧锂离子电池将达到10万吨以上并会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 的钴酸锂含量就超过2. 7万吨。而且钴酸锂中的钴属于贵金属,地壳中的储量仅为0. 35%, 并且其中的大部分又是分布在难以开发的海洋地壳中。因此,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金属 成分进行回收非常必要。另外,钴属于重金属,如不回收利用,大量的废旧锂离子电池还会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锂离子电池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粉碎成粉末,粉碎后加入稀盐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液,将其中的LiCoO↓[2]、Cu和Al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塑料、负极石墨、导电碳粉,过滤获得含有Co↑[2+]、Al↑[3+]、Cu↑[2+]、Li↑[+]的溶液;向过滤所得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过滤所得溶液的pH值为0~3.75,过滤获得Al(OH)↓[3],然后再向过滤所得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过滤所得溶液的pH值为3.76~6.20,过滤获得Cu(OH)↓[2],然后再向过滤所得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过滤所得溶液的pH值为6.21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回收金属成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粉碎成粉末,粉碎后加入稀盐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液,将其中的LiCoO2、Cu和Al溶解,然后进行过滤,除去塑料、负极石墨、导电碳粉,过滤获得含有Co2+、Al3+、Cu2+、Li+的溶液;向过滤所得溶液中加入碱性物质,控制过滤所得溶液的pH值为0~3.75,过滤获得Al(OH)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密,王丽秀,黄兵,
申请(专利权)人:路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