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8076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型的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其广泛用于港口、码头、筒仓等大吨位、超长距离的水平或倾角小于15°的各种颗粒、片状及粉状物料的输送。一种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包括上机壳,下机壳和底板,所述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设有一U型面板,所述下机壳内设有出风管道,所述底板内设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均匀布置有走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承载(物料)层与回程(空载)层均采用独特气垫结构,由于上、下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因此设备的可操作性较大,上、下输送带均处于密闭状态,因此特别适宜于寒冷及南方高温度多雨地区,并可预防结霜,输送带全程密封,特别适用于输送环境要求较高的物流场所。(*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封闭型的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其广泛用于港口、码头、筒 仓等大吨位、超长距离的水平或倾角小于15°的各种颗粒、片状及粉状物料的输送。技术背景目前使用的带式输送段结构一般都采用单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回程采用托辊且 外置,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外泄,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并且由于摩擦力对于在传输过程中起 了相当大的作用,所以如何减小摩擦力也是一直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 一种通过风力使输送带运动的双气垫 带式输送段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 包括上机壳,下机壳和底板,所述上机壳与下机壳之间设有一 U型面板,所述下机壳内设有 出风管道,所述底板内设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上均勻布置有走气孔。进一步的所述走气孔直径为3mm。进一步的所述走气孔的之间的间距为175mm。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管道和出风管道上装有弯头,所述弯头之间由钢丝软管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承载(物料)层与回程(空载)层均采用独 特气垫结构,由于上、下结构型式基本相同,因此设备的可操作性较大,上、下输送带均处于 密闭状态,因此特别适宜于寒冷及南方高温度多雨地区,并可预防结霜,输送带全程密封, 特别适用于输送环境要求较高的物流场所。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进风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机壳;2、下机壳;3、底板;4、进风管道;5、走气孔;6、U型面板;7、输送 带;8、出风管道;9、弯头;10、钢丝软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包括上机壳1,下机壳2和底板3,通过 底板3可防止灰尘进入机器内部,所述上机壳1与下机壳2之间设有的一 U型面板6,所述 U型面板6用于装载带料状态下的输送带7 (承载层),承载(物料)层与回程(空载)层 均采用独特气垫结构,减少输送物料中的灰尘落入,所述下机壳2上设有出风管道8,所述 底板3内设置有进风管道4,结合图2所示,所述进风管道4上均勻布置有走气孔5,所述进3风管道4对空载状态下的输送带7产生一定的浮力,所述走气孔5直径为3mm,其之间的间 距为175mm,通过在走气孔5中通入空气,进入进风管道4,使输送带7上托,从而减小了摩 擦,所述进风管道4和出风管道8上装有弯头9,所述弯头9之间由钢丝软管10连接,通过 其钢丝软管10将进风管道4与出风管道9中的风有效的循环使用。 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 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包括上机壳(1)、下机壳(2)和底板(3),所述上机壳(1)与下机壳(2)之间设有一U型面板(6),所述下机壳(2)内设有出风管道(8),所述底板(3)内设有进风管道(4),所述进风管道(4)上均匀布置有走气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双气垫带式输送段结构包括上机壳(1)、下机壳(2)和底板(3),所述上机壳(1)与下机壳(2)之间设有一U型面板(6),所述下机壳(2)内设有出风管道(8),所述底板(3)内设有进风管道(4),所述进风管道(4)上均匀布置有走气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新跃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江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