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58762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属于热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气机、冷凝器、燃烧室、涡轮、喷管和蒸发器,冷凝器与压气机出口扩压器一体化设置,蒸发器设置在喷管的尾部,冷凝器的底部通过下降管与蒸发器的底部连接,冷凝管的顶部通过上升管与蒸发器的顶部连接,冷凝器和蒸发器中设有换热介质。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有效回收燃气涡轮余热并传递至发动机燃烧室入口,有效提升了燃气涡轮热力循环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理,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航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担负着设计发动机各部件、系统之间以及飞机和发动机之间热量分配的重任,从而达到提高能量利用效率、实现系统优化设计的目的。

2、随着近年来对发动机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动机节能、减排技术已经成为其技术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发动机燃料燃烧所释放的能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有效利用,而有效回收与利用燃气轮机排气余热是推动和扩大燃气轮机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如西门子与takuma设计制造的sgt-300燃气轮机尤其适用于热电联供。设备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回收设备得到二次利用从而使热效率达到95%以上产生的蒸汽或热水可用于工业生产还可结合蒸汽轮机用于小型联合循环。随着新一代航空发动机能量消耗增大,导致大量的热量散失或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极大的浪费。但是在传统发动机结构中引入间冷器和蒸发器,虽然能够有效利用发动机排气余热提升其性能,但会导致发动机结构更复杂,同时制造难度和研制成本大幅增加。

3、目前的常规航空发动机性能水平已经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气机(1)、冷凝器(2)、燃烧室(3)、涡轮(4)、喷管(5)和蒸发器(6),冷凝器(2)与压气机(1)出口扩压器一体化设置,蒸发器(6)设置在喷管(5)的尾部,冷凝器(2)的底部通过下降管(11)与蒸发器(6)的底部连接,冷凝管的顶部通过上升管(10)与蒸发器(6)的顶部连接,冷凝器(2)和蒸发器(6)中设有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5)的两侧分别设有旁路喷管(7),每个旁路喷管(7)的尾部设有动力涡轮(8),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压气机(1)、冷凝器(2)、燃烧室(3)、涡轮(4)、喷管(5)和蒸发器(6),冷凝器(2)与压气机(1)出口扩压器一体化设置,蒸发器(6)设置在喷管(5)的尾部,冷凝器(2)的底部通过下降管(11)与蒸发器(6)的底部连接,冷凝管的顶部通过上升管(10)与蒸发器(6)的顶部连接,冷凝器(2)和蒸发器(6)中设有换热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5)的两侧分别设有旁路喷管(7),每个旁路喷管(7)的尾部设有动力涡轮(8),动力涡轮(8)的尾部分别连接一个蒸发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上升管(10)包括总上升管和分支上升管,冷凝器(2)的顶部与总上升管的一端连接,蒸发器(6)的顶部与分支上升管的一端连接,总上升管的另一端与分支上升管的另一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燃气涡轮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下降管(11)包括总下降管和分支下降管,冷凝器(2)的底部与总下降管的一端连接,蒸发器(6)的底部与分支下降管的一端连接,总下降管的另一端与分支下降管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燃气涡轮(4)的基于环路热管的余热回收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宇周雷王俊刘昭威袁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