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58758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7-19 11:34
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包括两个行走系统、插杆设备、轨检设备以及控制系统,两个行走系统均滚动连接于轨道的上侧,插杆设备、轨检设备分别安装于两个行走系统,行走系统上安装有定位导航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轨检设备包括坐标采集系统、轨距测量系统、超高测量系统。本设计采用插杆设备和轨检设备进行组合,通过行走系统进行自动行走,从而可以保证作业稳定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同时结合定位导航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取插杆设备的实时坐标,从而有效保证插杆测量的精确度和反馈速度;定位导航系统与超高测量系统、轨距测量系统进行组合可以提高轨道初调速度,利用插杆设备和轨检设备配合能提高轨道精调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控制测量,尤其涉及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高速铁路为了保证线路平顺性和乘客舒适度必须保证轨道的几何状态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而保证线路整体几何状态的前提是轨道的精调,目前轨道精调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较多的插杆人员来进行后视确定临时固定的全站仪空间位置,然后再通过全站仪测量手动推行下轨检车上的棱镜,再利用软件来推算轨道的空间几何姿态,作业人员推行一段距离后检测车停下再进行测量,因此会存在随机断续测量数据的情况,不能代表轨道的全部状态,对于轨道安装后的突变位置不易把控,因此不能保证轨道的平顺性,从而间接影响行车速度,同时插杆人员多了也容易造成全站仪与棱镜之间的视线遮挡,为了保证精调精度,精调作业常在温度影响小的夜间进行,在夜间视线差、人员易疲劳、施工干扰大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导致目前cpiii轨道精调通常1小时只能完成25米左右,因此待提高的效率空间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精调精度和效率较低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轨道精调精度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系统(2)、插杆设备(6)、轨检设备(5)以及控制系统(7),两个所述行走系统(2)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均滚动连接于轨道(1)的上侧,所述插杆设备(6)、轨检设备(5)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行走系统(2)上,所述行走系统(2)上安装有定位导航系统(3)和数据采集系统(4),所述轨检设备(5)包括坐标采集系统(51)、轨距测量系统(52)、超高测量系统(53),所述控制系统(7)通过数据传输系统(10)与所述行走系统(2)、插杆设备(6)、数据采集系统(4)、坐标采集系统(51)、定位导航系统(3)、轨距测量系统(52)、超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行走系统(2)、插杆设备(6)、轨检设备(5)以及控制系统(7),两个所述行走系统(2)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均滚动连接于轨道(1)的上侧,所述插杆设备(6)、轨检设备(5)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行走系统(2)上,所述行走系统(2)上安装有定位导航系统(3)和数据采集系统(4),所述轨检设备(5)包括坐标采集系统(51)、轨距测量系统(52)、超高测量系统(53),所述控制系统(7)通过数据传输系统(10)与所述行走系统(2)、插杆设备(6)、数据采集系统(4)、坐标采集系统(51)、定位导航系统(3)、轨距测量系统(52)、超高测量系统(5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走系统(2)均包括折叠车架(21),两个所述折叠车架(21)均横跨于两个轨道(1)的上方,两个所述折叠车架(21)沿轨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23)包括行走电机(231)、底架(232)、前轮(233)、后轮(234)、推拉式电磁铁(235)、主动锥齿轮(236)、从动锥齿轮(237),所述底架(232)连接于所述主车架(211)的一侧,所述主车架(211)的上侧连接有扶手(24),所述前轮(233)、后轮(234)依次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架(232)的下侧,所述前轮(233)的另一端面连接有连接轴(2310),所述从动锥齿轮(237)连接于所述连接轴(2310)的一端,所述主动锥齿轮(236)啮合连接于所述从动锥齿轮(237),所述主动锥齿轮(236)的端面连接有花键套(238)和花键轴(239),所述行走电机(231)安装于所述底架(232)的上侧,所述行走电机(231)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底架(232)后连接有推拉式电磁铁(235),所述推拉式电磁铁(235)的下侧连接有花键轴(239),所述花键套(238)配合连接于所述花键轴(239)的外周面,所述推拉式电磁铁(235)、行走电机(231)与所述控制系统(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空间姿态智能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设备(6)包括底座(61)、转台(62)、驱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余金江余高银严敏嘉陈科袁攀峰王佳仪陈仕猛唐晨霖柳阳司晓东李盛杨晓波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