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车轮用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8571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通过实现相对于配合接触件的平滑滑移而防止出现粘滑声。在车轮用轴承装置中,一对内圈(6)压配合到毂轮(1)的小直径台阶部(1b)上,外接头部件(11)配合到毂轮(1)上从而可在毂轮(1)与外接头部件(11)之间传递扭矩,外接头部件(11)通过固定螺母(13)可移除地紧固至毂轮(1)。锯齿部(10a)形成在外接头部件(11)的外周上,锯齿部具有相对于轴(10)的轴线倾斜预定角度的扭角。内圈(6)的较大端面(6b)是研磨表面,外接头部件(11)的肩部(9)是切削表面或车削表面,内圈(6)的较大端部的表面粗糙度设定在Ra 0.1-0.3的范围内。因此,减小了摩擦系数,从而实现肩部(9)相对于较大端部(6b)的平滑滑移,长期地防止产生粘滑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支撑诸如汽车的车辆的主动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相对于独立悬架可旋转地支撑安装在悬架上的主动轮(FF车辆的前轮、FR或RR车辆的后轮以及4WD车辆的全部车轮)的车轮用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用于向诸如汽车的车辆的车轮传递发动机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因为在崎岖道路上行驶期间不仅必须从发动机向车轮传递动力,而且必须允许因车辆的跳跃或转动而造成的来自车轮的径向和轴向位移以及力矩位移,所以设置在发动机侧与主动轮侧之间的主动轴的一个端部经由滑动型等速万向节连接至差动齿轮单元,而其另一端部经由包括固定型等速万向节在内的车轮用轴承装置连接至主动轮。以前已经提出了不同类型的车轮用轴承装置,例如如图5所示。该车轮用轴承装置50包括其上安装有车轮W和刹车盘B的毂轮51、可旋转地支撑毂轮51的双列滚动轴承52、用于向毂轮51传递主动轴(未示出)的动力的固定型等速万向节53。毂轮51在其一个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用于安装车轮W和刹车盘B的车轮安装凸缘54,并且形成有从该车轮安装凸缘54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部51a。双列滚动轴承52由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承形成,该双列角接触滚珠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 外部件,该外部件在其内圆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 内部件,该内部件包括毂轮和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在其一个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而在其另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圆筒状部,所 述至少一个内圈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圆筒状部上,所述内部件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相对地设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 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可滚动地容纳在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以及 等速万向节,该等速万向 节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插入到所述毂轮中,并且通过固定螺母以可轴向分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毂轮,所述等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11 127290/2007;JP 2007-6-13 155902/20071、一种车轮用轴承装置,该车轮用轴承装置包括外部件,该外部件在其内圆周上一体地形成有双列外滚道表面;内部件,该内部件包括毂轮和至少一个内圈,所述毂轮在其一个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车轮安装凸缘而在其另一端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圆筒状部,所述至少一个内圈压配合到所述毂轮的所述圆筒状部上,所述内部件形成有与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相对地设置的双列内滚道表面;双列滚动元件,该双列滚动元件可滚动地容纳在所述双列外滚道表面与所述双列内滚道表面之间;以及等速万向节,该等速万向节以可传递扭矩的方式插入到所述毂轮中,并且通过固定螺母以可轴向分离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毂轮,所述等速万向节的外接头部件的肩部抵靠所述内圈的较大端面,所述车轮用轴承的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的所述较大端面被形成为研磨表面,而所述外接头部件的所述肩部的抵靠所述较大端面的端面被形成为研磨表面或车削表面,并且所述内圈的至少所述较大端面的表面粗糙度限制在0.1~0.3内的范围。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所述内圈的所述 较大端面和所述外接头部件的所述肩部的所述端面的至少一个对抵表面 被精研抛光。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轮用轴承装置,其中,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田清武木内政治朽木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