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85321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通信部(32)定期地向预定范围内发送请求信号。当发信机(30)存在于能够接收请求信号的范围内时,其以识别信号来响应。比照ECU(48)对从通信部(32)提供的识别信号与预先确定的值进行比照,在两者一致的情况下,向电源管理ECU(44)通知比照通知。当电源管理ECU(44)从比照ECU(48)接收到比照通知时,其向车体ECU(46)通知用于指示发光部(202)点亮的点亮要求。接收到该点亮要求的车体ECU(46)激活点亮指令LON。其结果,发光部(202)点亮,对用户进行充电口位置的通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够利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车辆。 背景狀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等所谓的电动车辆,搭载包括 二次电池、电容器等的蓄电装置,使用利用蓄积于该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 的驱动力来进行行驶。以往以来,在没有配有利用内燃机等的发电机构的电动汽车中,需要 从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对搭载的蓄电装置蓄积行驶用的电力。在此基础上, 在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这样的具有发电机构的电动车辆中,也提出了如下技术由高发电效率的商用电源等对搭载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实 现更高的燃料消耗效率。尤其,使用向各家庭供给的相对电压较低(例如, 100V、 200V)的商用电源来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的结构 备受注目。补给用于使内燃机工作的燃料(例如,汽油)的场所为加油站等受限 的场所,与此相对,对搭载于电动车辆的蓄电装置进行外部充电的场所受 到的制约较少。尤其,在能够使用相对电压较低的商用电源进行外部充电 的情况下,也能够在将电动车辆停在各家庭的车库等的状态下,进行外部 充电。在各家庭的车库中,在对电动车辆进行外部充电的情况下,与在加油 站补给燃料的情况不同,照明设备不一定完备。因此,从在夜间等时更容 易地进行将用于进行外部充电的充电连接器连结于电动车辆的作业的观点 出发,提出了在车辆侧或充电连接器侧设置照明设备的方案。例如,日本特开平06-325834号公报中公开的电动汽车的充电用连接器,是分别配置 在汽车侧和充电器侧、能够相互嵌合的连接器,在汽车侧和充电器侧的任 一方的连接器外壳上设置有发光单元。此外,日本特开2002 - 211311号公报中公开的车辆用照明装置具备 照明单元,其通过点亮来对车辆的周围进行照明;识别信号发送单元,其 发送对车辆的所有者进行识别的识别信号;和车载控制单元,其接收由识 别信号发送单元发送来的识别信号来控制照明单元的点亮。一般来说,在与充电连接器连结的车辆侧的充电口设置有盖部,防止 水等在非外部充电时侵入充电口。因此,在充电连接器的连结之前,充电 口由盖部来关闭,如日本特开平06 - 325834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即使在 汽车侧外壳内设置了灯,也会产生如下问题如果车辆周边较暗,车辆使 用者(用户)难以视觉识别充电口的位置。此外,在日本特开2002-211311 号么、才艮中仅公开了点亮车门后—见镜灯或车顶灯的情况,并没有想到用户容 易寻找充电口的位置这样的课题。因此,存在用户不得不借助某种光来寻找充电口的位置、从而给该用 户带来麻烦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不管车辆周边的状况如何,用户都能够容易地找到充电连接器的位置的车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某种方式的车辆,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车辆。车辆具备用于接受电力的电力接受部;检测部,其对M 信机发送的识别信号进行检测;以及报知部,其对电力接受部的位置进行 报知。报知部在由检测部检测出的识别信号与车辆固有的值一致的情况下 进行工作。优选的是,车辆还具备判断部,该判断部判断是否需要来自外部电源 的电力供给,报知部在由判断部判断为需要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优选的是,检测部对车辆与发信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报知部根据 由检测部检测的车辆与发信机之间的距离来改变工作状态。优选的是,报知部包括接近电力接受部而配置的发光部,报知部的工 作包括^良光部点亮或闪烁。进一步优选的是,发光部的放射面作为车辆的车辆主体的表面的一部 分而,皮形成。优选的是,报知部包括接近电力接受部而配置的声音产生部,报知的 工作包括从声音产生部产生声音。优选的是,车辆还具备利用燃料的燃烧进行工作的内燃机;储存所 述燃料的燃料储存部;以及燃料接受口,其与燃料储存部连通,用于接受 燃料。进一步优选的是,电力接受部被配置在车辆的一侧的侧面,燃料接受 口被配置在车辆的另一侧的侧面,报知部被配置在配置有电力接受部的侧 面。才艮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如下的车辆能够与车辆周边的状况无关地, 使用户容易找到充电连接器的位置。附图说明图l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l的电动车辆进行外部充电的系统的概 略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动车辆的侧视图。 图3A、图3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充电口及其周围的外观图。 图4是构成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动车辆的各部件的平面配置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图。 图6是零相模式时的变换器和电动发电机的零相等效电路。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用于对充电口的位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步骤的流程图。图8A、图8B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充电口及其周围的外观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结构图。图10A~图IOC是用于对从声音产生部产生的声音的变化进行说明的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的用于对充电口的位置进行报知的处理 步骤的流程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的电动车辆的概略的功能框图。M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对图中的相同或相当 部分标记相同符号,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1在以下说明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对作为混合动力汽 车的电动车辆100进行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电动车 辆是搭载蓄电装置、能够利用来自该蓄电装置的电力产生行驶驱动力的车 辆的总称,除了混合动力汽车,还包括电动汽车、燃料电池车等。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l的电动车辆(以下,也称为车辆)ioo搭载有内燃机、和利用来自搭载的蓄电装置的电力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通过对分 别从内燃机和电动机产生的驱动力进行最适当的分配,从而实现较高的燃料消耗效率。而且,搭载于车辆100的蓄电装置能够利用外部电源(作为 一个例子为商用电源)进行充电。也就是说,车辆IOO具有接受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的电力接受部,对电力接受部接受到的电力进行利用。为了与车辆IOO行驶时的蓄电装置的充电动作相区别,将由外部电源进行的蓄电装置的充电也称作外部充电。 (系统结构)图l是用于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l的电动车辆IOO进行外部充电的系统1的概略结构图。参照图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系统1中,车辆充电装置272对搭载于车辆100的蓄电装置供给外部电源。作为外部电源,不管直流和交流的类别及其电压值,可以是任一种类的电源。作为一个例子,能够将向各 家庭供给的商用电源、在各家庭的屋顶等上配置的太阳能发电板等作为外 部电源。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地例示出使用商用电源作为外部电源的 结构。更具体而言,在车辆充电装置272上,经由由橡皮绝缘电缆等构成的 供给线PSLp和PSLn连接充电连接器250。并且,通过将该充电连接器 250连结于形成在车辆100的车辆主体(车体,body)上的充电口 200, 从而对车载的蓄电装置进行外部充电。另一方面,车辆充电装置272将经 由商用电源供给线PSL向住宅270供给的电力的一部分供给到车辆100。而且,车辆充电装置272可以包括充电连接器250的收纳机构和、与 充电连接器250连接的供给线PSLp、 PSLn的巻^^几构(都未图示),也 可以包括对使用者的保护机构、核定费用机构等。 (车辆的基本构成)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的电动车辆100的侧视图。 在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100,100A,100B),其能够利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具备: 用于接受电力的电力接受部(210); 检测部(32,48),其对从发信机发送的识别信号进行检测;以及 报知部(202;230),其对所述电力接 受部的位置进行报知, 所述报知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识别信号与车辆固有的值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5-11 127039/20071.一种车辆(100,100A,100B),其能够利用从外部电源供给的电力,具备用于接受电力的电力接受部(210);检测部(32,48),其对从发信机发送的识别信号进行检测;以及报知部(202;230),其对所述电力接受部的位置进行报知,所述报知部在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的所述识别信号与车辆固有的值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工作。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还具备判断部(44),该判断部判断是否需要来自外部电源 的电力供给,所述报知部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需要来自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的情 况下进行工作。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检测部对所述车辆与所述发信机之间的距离进行检测,离来改变工作状态。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直人中岛资浩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