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斌专利>正文

一种水增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612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增氧机,该机通过动力源带动空气和水两种增压轮,使通过空心轴的空气与高速水流在增压管中充分混合后压入水底,达到水增氧目的,并借助汇集筒(或增压管)中的换向球靠压水冲力实现行走。具有作用区域大、增氧效果显著、动力效率高,运转可靠,噪音小,不伤鱼虾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高密度水产养殖和污水净化及需要增氧的场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Water aera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ater aerator, the machine through the power source to drive the air and water two turbo wheel, make through the hollow shaft with high speed air flow in a pressure tube after mixing pressure into the water, to water aeration, and the collection cylinder (or pressure pipe) in reversing ball pressure on the water achieve walking momentum.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high efficiency, reliable operation, low noise, no damage to fish and shrimp, etc.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occasions of high density aquaculture, sewage purification and oxygen increa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及污水净化的水增氧机。目前用于高密度水产养殖的水增氧机,无论是叶片式、水车式、喷淋式,多为水表层增氧方式。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水底增氧效果差,作用区域小,结构笨重,噪音大,有的易打伤鱼虾,所以使用受到局限。与本专利技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本专利技术者1986年12月14日申请的另一专利技术申请案CN86108497,公开日为1987年10月21日。但由于增氧原理及结构上的不足,其增氧效果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都远远不如本专利技术如原专利技术不能产生上下水的对流和循环,且空气和水的接触时间短,混合压力小,不能自动行走,作用区域小。另外,成本较高,噪声仍较大,易受杂物堵塞及伤鱼虾等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克服原专利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作用区域大,增氧效果显著,动力效果高和结构紧凑合理,噪声小,不伤鱼虾的水增氧机。为实现此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由电机直接带动同轴的气、水增压轮,将空气和水在主体腔架及增压管内同时加压混合后,从喷射口压入水底层,并依靠换向球的自动堵放左、右喷射口,使整机通过滚轮沿两端固定的铁丝往复行走。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压注式增氧方法,在将空气压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增氧机,由动力源,一根一端与动力源相连接的空心轴,一连到空心轴另一端的离心增压轮,一与水相连通的主体腔架,以及增氧机浮筒组成,空心轴支承在主体腔架内,并在上端开有与大气相通的孔,其特征是:主体腔架内还包括给空心轴内空气增压的叶轮和将增氧水压出主体腔架的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水增氧机,由动力源,一根一端与动力源相连接的空心轴,一连到空心轴另一端的离心增压轮,一与水相连通的主体腔架,以及增氧机浮筒组成,空心轴支承在主体腔架内,并在上端开有与大气相通的孔,其特征是主体腔架内还包括给空心轴内空气增压的叶轮和将增氧水压出主体腔架的叶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增氧机,其特征是主体腔架在其下端连通一通向水底的增压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增氧机,其特征是增压管有一使得增氧水随深度增压的长度,该长度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斌刘涛自陈毛江袁财庆郑以雄刘有清
申请(专利权)人:瞿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