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弘延专利>正文

鲍养珍珠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97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是一种用鲍鱼来培养珍珠的方法。它不是采用国外沿用的“外套膜插核式”,而是利用鲍自身生长珍珠的规律,在适宜珍珠生长的有效部位-鲍内侧的凹角处置于外物来培养珍珠。用这种人工培育法所取得的珍珠光亮度高、呈五彩缤纷色,这对美化生活、药用、扩大珍珠的生产量及提高鲍鱼的自身价值等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balone pearl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lturing pearl with abalone. It is not used by foreign \nuclear\ mantle plug, but the use of their own growth of abalone pearl, in the part of appropriate and effective disposal of a pearl growth from the outside to inside of the abalone Pearl culture. The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brightness and colorful color of the Pearl, which can be used to beautify the life, medicine, enlarge the production quantity of the Pearl and improve the self value of the abal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鲍养珍珠法的制作方法用鲍鱼培养珍珠,不仅将扩大珍珠的产量,同时也会极大地提高鲍鱼的价值,正因为如此,国外-据文献记载-尤其是日本,自七十年代起,就同时在几个列岛上从事这项研究。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用虾夷盘鲍(Haliotis,discus.hannaino我国称之谓皱纹盘鲍)来进行外套膜插核,即将蚌、砗磲等的贝壳制成的小珠或核,插入鲍体内,使鲍分泌珍珠质,将核包被而形成珍珠。但这种人工方法培养的珍珠其色泽暗灰,不具有理想的五彩光辉式的珍珠层,因而无甚价值。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观查到自然鲍生成珍珠的特点,在鲍的有效部位采用人工移植外物的方式来生产珍珠的。在皱纹盘鲍和杂色鲍体内所发现的自然鲍珍珠,其色彩与鲍壳相等,呈五彩缤纷色,光亮度甚高,珍珠所在的位置不是外套膜而是在鲍壳顶的内脏尖端处(即鲍壳内侧的凹角处)。自然鲍生产珍珠的原理显然是外物(砂、蚌、砗磲等的贝壳)进入到“凹角处”,鲍不能将其排出,在该位置外物与海水隔绝,形成一个所谓的封闭腔。这样鲍的内脏通过与外物磨擦刺激而分泌出珍珠质,后者将外物逐渐包被起来并不断地分泌珍珠质,一层层地附于外物上而形成珍珠。根据这一原理本专利技术人工培养珍珠的关键之处就是在鲍内脏的尖端部位(即鲍壳内侧凹角处,而非外套膜<见附图>)开一孔,决不可使内脏损伤,将外物小心翼翼置入内脏尖端处,然后用无毒材料将孔封闭,要求封闭严密,数日后,如果鲍的伤口愈合,则可置于海区设施中饲养,约半年后,可将鲍内的外物取出,届时,外物表层业已涂上一层闪闪发光的五彩珍珠层,形成人工培养的鲍珍珠。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鲍鱼培养珍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鲍的壳顶处开孔,将外物经由此孔置于鲍内脏的类端处(即鲍壳内侧凹角处),再用无毒材料将孔封闭后进行珍珠培养。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鲍鱼培养珍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鲍的壳顶处开孔,将外物经由此孔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弘延
申请(专利权)人:孙弘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