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机之托瓶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554480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灌装机之托瓶气缸,包括有轴芯、活动缸体及固设于活动缸体上的滚轮,该轴芯竖向安装于机架上,活动缸体套装于轴芯外上下移动,于活动缸体和轴芯之间具有第一气腔,轴芯中设有与该第一气腔连通的通气孔,轴芯的上端面设有一螺帽,该上座板中设有连通轴芯之通气孔的气环;该轴芯的下端通过三角底座与下座板连接;以及,于活动缸体上设有卡瓶块。藉此,通过于活动缸体上设置有卡瓶块,结构简单,空间高度得到有效的利用,更避免了翻瓶现象的出现;通过机架上设有气环,使气体可循环使用,节约环保,简洁卫生;轴的下端通过三角底板与机架连接,使托瓶气缸易于拆装;通过导柱与导向块配合,使活动缸体稳步上升和下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灌装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灌装机之托瓶气缸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装瓶压盖机的瓶托装置,包括有轴、活动缸体、瓶托座、托瓶板 和滚轮,轴沿竖直方向安装于机架上,活动缸体与轴滑动配合;活动缸体的顶端密封,轴的 顶部设置有导向座,导向座的外侧面与活动缸体的内侧面密封接触,活动缸体的顶端处于 导向座的上方,导向座和活动缸体顶部之间形成活动缸体的第一气腔,轴中设有与活动缸 体连通的通气孔(活动缸体、轴和导向座构成气缸结构,其中导向座相当于活塞,轴相当 于活塞杆,但在此活塞杆是固定的,而气缸是可上下滑动的);瓶托座设置于活动缸体的顶 部,托瓶板设置于瓶托座上;滚轮设于活动缸体上。当压缩空气进入活动缸体之第一气腔中 时,活动缸体上升,托起放置于托瓶板上的瓶子;由凸轮压下滚轮则可使第一气腔中的压缩 空气从通气孔排出,实现活动缸体及托瓶座、托瓶板的下降。然而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 的托瓶装置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一、由于托瓶座和托瓶板处于气缸的顶部,整个瓶托装置必须设置在装瓶压盖机 的压盖头的下方,这就使得托瓶装置的结构较为复杂,装瓶的瓶高有限,若需要装较高高度 的瓶子,就必须将轴加长,进而使得机器重心提高,不利于空间高度的利用,不利于生产及 节约生产成本。二、活动缸体之压缩空气使用以后直接排出,不循环使用,不利于节约环保及简洁 卫生。三、瓶子直接放于托瓶座上,若机器运行不稳定,容易发生翻瓶现象,造成生产成 本的浪费。四、轴直接固设于机架上,不便于拆装修理。五、暴露在车间环境中,轴上容易沾染灰尘、爆瓶产生的玻璃碎片及其他杂物,影 响活动缸体的平稳上升,并可能损坏轴。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灌装机 之托瓶气缸,其具有结构简单、有效利用空间高度、气体循环使用、易于拆装及运行平稳之 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灌装机之托瓶气缸,设置于机架之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包括有轴芯、活动缸 体及固设于活动缸体上的滚轮,该轴芯竖向安装于机架上,活动缸体套装于轴芯外,沿轴芯 上下移动,于活动缸体和轴芯之间具有第一气腔,轴芯中设置有与该第一气腔连通的通气 孔,所述轴芯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可将通气孔密封并把轴芯上端固装于上座板的螺帽,该上座板中设置有连通轴芯之通气孔的气环;该轴芯的下端通过三角底座与下座板连接而与下 座板之间形成易拆装结构;以及,于活动缸体上设置有一用于夹住瓶颈的卡瓶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三角底座同时竖向设置有一导柱,该活动缸体上固装有 与导柱配合的导向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芯的中部设置有一第一套筒,活动缸体顶部内侧壁设 置有一第二套筒,第一套筒的外侧壁与活动缸体的内侧壁密封接触,第二套筒内侧壁与轴 芯密封接触,第二套筒位于第一套筒的上方,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形成活动缸体之第一气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底部内侧壁设置有一第三套筒,该第三套筒位于第 一套筒的下方,第三套筒内侧壁与轴芯接触并作滑动配合,于第三套筒与第一套筒之间形 成一第二气腔。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缸底部设置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第二气腔与外界。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芯的上端设置有一用于缓冲活动缸体的弹性垫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 方案可知一、通过于活动缸体上设置有卡瓶块,利用卡瓶块夹住瓶颈,瓶身向下延伸并与活 动缸体并排平行,结构简单,空间高度得到有效的利用,更避免了翻瓶现象的出现。二、通过上座板设置有气环,使气体可循环使用,节约环保,简洁卫生。三、轴的下端通过三角底板与机架连接,使托瓶气缸易于拆装。四、通过导柱与导向块配合,使活动缸体稳步上升和下降,有效避免了因轴上容易 沾染灰尘、爆瓶产生的玻璃碎片及其他杂物,影响活动缸体的平稳上升之问题。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 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瓶子被托起状态下的截面示图图3图1中M-M位置处的截面示图;图4是三角底座安装于机架之下座板的俯视图。附图标识说明10、轴芯11、通气孔12、第一套筒13、螺帽14、弹性垫块15、三角底座20、活动缸体21、第二套筒22、第一气腔23、第三套筒24、第二气腔25、通孔30、滚轮40、导柱50、导向块60、卡瓶块70、瓶子101、上座板102、气环103、下座板104、凸轮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托瓶 气缸设置于灌装机机架之上座板101与下座板103之间,该托瓶气缸包括有轴芯10、活动缸 体20及滚轮30。其中,该轴芯10上部中心设置有通气孔11,轴芯10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套筒12, 轴芯10的上端面设置有一螺帽13,轴芯10的上端穿过上座板101,通过螺帽13将轴芯10 的上端固定安装于机架之上座板101上,同时,该螺帽13可对轴芯10之通气孔11上端面 起到一个密封的作用。该轴芯10的上端设置有一弹性垫块14,该弹性垫块14的上端面与 机架之上座板101接触。该上座板101设置有气环102,该气环102连通轴芯10之通气孔 11,以及,该气环102可同时连通多个托瓶气缸之轴芯10,气体通过该气环102可交替循环 使用,该本实施例以连通一个轴芯10之通气孔11为例说明,不以为限。该轴芯10的下端 通过一三角底座15与机架之下座板103连接并固定,使托瓶气缸与机架形成易拆装结构。 同时,于三角底座15上竖向设置有一导柱40。该活动缸体20套住轴芯10,并与活塞座10形成滑动配合,活动缸体20顶部内侧 壁上设置有一第二套筒21,该第二套筒21的内侧壁与轴芯10密封接触,并位于轴芯10之 第一套筒12的上方,该第一套筒12外侧壁与活动缸体20之内侧壁密封接触,第一套筒12 与第二套筒21之间形成活动缸体20之第一气腔22,该第一气腔22与轴芯10之通气孔11 连通。该活动缸体20的底部内侧壁设置有一第三套筒23,该第三套筒23位于第一套筒12 的下方,第三套筒23内侧壁于轴芯10接触并作滑动配合,第三套筒23与第一套筒12之 间形成一第二气腔24,该活动缸体20的底部同时设置有一连通第二气腔24与外界的通孔 25,以平衡第二气腔24内之气压。该滚轮30固设于活动缸体20的外侧面上,该滚轮30与活动缸体20沿轴芯10轨 迹一并上升和下降。此外于该活动缸体20的外侧面上固装有一与导柱40配合的导向块50,该导向块 50与导柱40配合,可使活动缸体20稳步上升和下降。以及,于活动缸体20的上端面设置 有一卡瓶块60,该卡瓶块60夹住瓶子70之瓶颈,瓶子70之瓶身向下延伸与活动缸体20并 排平行。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气环102之气体通过轴芯10之通气孔11输入 到活动缸体20之第一气腔22中时,第二气腔24内的空气通过通孔25排出,活动缸体20 上升,并带动卡瓶块60上升,托起夹住于卡瓶块60中的瓶子70,如图2所示,瓶子70被托 起,活动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机之托瓶气缸,设置于机架之上座板与下座板之间,包括有轴芯、活动缸体及固设于活动缸体上的滚轮,该轴芯竖向安装于机架上,活动缸体套装于轴芯外,沿轴芯上下移动,于活动缸体和轴芯之间具有第一气腔,轴芯中设置有与该第一气腔连通的通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芯的上端面设置有一可将通气孔密封并把轴芯上端固装于上座板的螺帽,该上座板中设置有连通轴芯之通气孔的气环;该轴芯的下端通过三角底座与下座板连接而与下座板之间形成易拆装结构;以及,于活动缸体上设置有一用于夹住瓶颈的卡瓶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棋柏吴茂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